2019年1月5日,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在喧嚣中正式迎来了50岁生日。
2010年CES创办时,没有多少人想到这个原本是芝加哥音乐展附属的科技展能坚持这么多年。
如今,繁华的CES已经成为拉斯维加斯的骄傲。
也许我们应该给 CES 起一个新名字。
那时,这里还是一个展览,展示各种电视机、电源板和大型冰柜。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未来十年科技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消费电子展已经不足以概括CES的一切。
在2016年的CES上,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在座的所有人:你其实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汽车技术:其实不仅仅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成为近一年来汽车全产业链人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解放双手,让车辆行驶更安全稳定,成为当前自动驾驶行业关注的焦点。
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在本届CES上,法拉第未来成为汽车行业的代表。
尽管受到负面消息的困扰,但这并没有减少人们对法拉第未来首款量产车型的关注。
FF91刷新了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2.39秒的世界纪录。
同时,一场实车自动驾驶+停车仓储的演示也让不少参会者兴奋不已。
尽管存在不少缺陷和不确定性,但用户和参与者对“自动驾驶汽车”概念的包容度越来越高。
贾跃亭在FF91演示中的自动驾驶事件最终没有被放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积极看待自动驾驶。
在今年的CES上,宝马、福特、奔驰、现代等厂商也在展会上展出了无人驾驶汽车。
某种程度上,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纸上的想法。
它已经真正实现并开始了。
走进我们的生活。
伴随着无人驾驶,今年另一个更重要的词在各个领域被反复提及,汽车技术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
AlphaGo的出现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但也限制了人工智能的概念。
它不应该只是一台冰冷的会下棋的计算机,而是对人类进行全方位认知、分析和反馈的过程。
以丰田为首的多家汽车制造商今年比去年对人工智能车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虽然发布的模型还处于“初步概念”阶段,但思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在CES上,丰田的CONCEPT-i成功表达了这一理念。
丰田认为,未来的智能汽车可以实现主动的人机交互。
这就像霹雳游侠和他的座驾 KITT 一样。
当我们还在感叹怀旧电视剧中编剧智商发达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付诸实践了。
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虽然汽车行业看似分崩离析,但前面的路如何走却是有共识的。
更环保的新能源、更强的人车交互、更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成为人们的首要任务。
未来汽车探索的方向。
智能家电:残酷竞争下挖掘人性家电才是真正支撑CES走过五十年风风雨雨的坚实后盾。
当 2016 年 CES 上推出 1.5 英寸屏幕电视时,它给用户带来的震撼不亚于今天 2.57 毫米厚的 LG 电视。
尽管用户升级家电的速度越来越慢、需求越来越低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妨碍家电企业继续创新。
以电视、冰箱、洗衣机为首的传统黑白点继续成为今年众多厂商争夺的焦点。
虽然在今年的CES上,很多人认为市场的过度成熟减缓了家电技术的发展,但好处是技术的融合让制造商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用户更实际的需求。
市内竞争对手三星和LG今年都在CES上推出了单机双缸洗衣机。
轻量化的设计解决了内衣和外衣混搭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更智能的扫地机器人,可以轻松完成多种不同地板材质的工作;短焦投影的成熟技术,解决了传统投影机遇到的天花板不足的问题……同时,智能、AI的加入,让原本冰冷的家电变得更加有趣。
通过人性化的操作,一句话菜谱可以轻松地出现在冰箱显示屏上,电视可以根据观看者的面部状态判断情绪状态并播放适当的内容。
在不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的高度决定了行业发展的速度,而在成熟的技术领域,人文思维更多地出现在产品中。
家电行业显然属于后者。
虚拟现实:看不清距离但又无法阻止。
第二年的CES上,虚拟现实设备集体爆发。
各种规模的制造商都在展示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包括VR和AR。
但仅仅一年后,虚拟现实展商数量就大幅下降。
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虚拟现实被誉为下一个趋势,我们也被无数次洗脑,普及未来戴眼镜、远程购物的场景,但谁也说不准那一天何时到来。
硬件设备厂商的快速进出反映了虚拟现实行业的现状:技术支撑的缺乏,渗透到虚拟现实行业的方方面面。
“人们最终希望摆脱电缆的束缚。
” USC创意技术研究所混合现实工作室主任Todd Richmond曾预测VR未来的发展方向。
移动VR短期内被视为未来VR的终极形态。
但这面临很多问题。
当人们发现移动VR很容易做时,好的体验就很难找到了。
虽然没有线缆限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画质粗糙、应用不佳和头晕目眩的体验。
移动VR需要显示驱动作为内容源出口,但手机或便携式一体机现阶段还无法承担这一重任。
传输技术、显示技术、视听技术的落后,使得虚拟现实更多的是一个绘画舞台。
有人试图站出来解决部分问题。
高通在今年CES上展示的千兆LTE技术,通过移动级芯片更快的上下行速度支持,实现高清内容的理想无线传输;谷歌也在去年的I/O大会上退出了Daydream移动VR平台。
该解决方案致力于统一 Android 智能手机的 VR 平台体验。
越来越多的底层基础技术公司正在加入虚拟现实的规则制定领域,让这个看不清距离的行业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没有人会否认VR、AR和MR将在未来改变世界,但现在还不是。
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厂商共同努力,推动虚拟现实标准化进程。
当所有环节都步入正轨时,虚拟现实产业将有能力、也有义务成为人类的下一个屏幕。
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的深入探索,只为做得更好。
当很多人普遍认为所谓的智能硬件仍然是手表、眼镜、耳机等可穿戴产品时。
今年的CES上,智能硬件产品更多的是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探索而不是产品本身。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智能硬件的探索不再局限于是否支持扩展、是否可以进行网络搜索。
让智能硬件变得更智能,已经成为合格智能硬件的最低标准和要求。
人工智能概念的逐渐普及,给了很多人这样的机会。
CES上,以亚马逊Alexa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助手大放异彩,出现在各种设备中,让智能硬件主动说话。
说话似乎已经成为今年众多智能硬件厂商达成的共识。
智能硬件已经实现了从倾听人们说话到主动自己说话的飞跃。
随后的变化是智能硬件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更多方面。
它们不再局限于某种产品。
你的灯、遥控器、吸尘器、录像机等都可能成为智能硬件。
新形式。
同样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还有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机器人逐渐从牙牙学语的初级阶段进化到主观判断的新阶段。
在这一变化中,今年的CES上也出现了相对成熟的产品。
松下、LG、LinQ等厂商均展示了自己的产品。
成熟的机器人产品涉及家庭终端、家庭陪伴甚至生物医学领域。
它们的出现,无一例外都是为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务。
这是由于“智慧”的发展。
虽然到目前为止机器人还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高度,但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机器人将会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