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后续的降温以及谷歌对Google Glass的战略调整,智能设备真正进入教学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
随着小米手环的热潮,可穿戴设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联想还与Vuzix合作,计划在秋季推出智能眼镜VuzixM。
近两年来,谷歌眼镜也一直在重新定义人们的可穿戴设备如何改变生活。
国产Android智能眼镜创轩眼镜以最低众筹价1万元完成首轮众筹。
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告诉我们,可穿戴设备已经触手可及。
至于可穿戴设备有可能在哪些行业引起变革,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我认为,虽然在线教育日新月异,产值逐年增长,但很难在行业上有所突破。
形式和创新。
如何在K12阶段取得成功的模式保持不变。
在摸索的过程中,在线教育换了汤不换药。
依然是基于十年前新东方在线的视频教育形式。
与时俱进的是结合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匹配学生、个性化学习、作业等。
但这些已经不再是创新点了。
互联网教育从业者都在这样做。
他们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可穿戴设备会重塑教育O2O吗?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话题。
让我们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可穿戴设备给教育行业带来的一些变化。
硬件是可穿戴设备本身,软件是教学内容的创新。
硬件:首先是硬件。
在可穿戴设备中,眼镜最受大众认可,因为人类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11%是通过听觉获取的。
智能眼镜牢牢抓住了这94%,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视觉和听觉也是我们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方式。
现在正值暑假,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往返于家和补习班之间。
平均行程时间超过30分钟。
这段时间,大多数学生都会睡觉、用手机查看社交应用、在人多的地方散步。
在车上度过的。
传统的学习方式无法利用这段时间,而智能眼镜则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硬件上的突破。
索尼推出的3D头戴式显示器形状的眼镜可以模拟周围的场景,这意味着学习可以跨越区域。
外教不必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授课。
学生可以听课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
您可以享受名校公共课程带来的非凡视听。
跨越距离和响应能力的鸿沟。
上一次时间、空间、速度、距离同时变换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软件:在软件方面,教学内容始终是教学的关键。
无论使用多么先进的设备,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和良好的最终反馈,结果也只是纸上谈兵。
袁腾飞老师讲的历史为何如此吸引人?很多人甚至拿他的历史课当笑话在路上听。
为什么优酷《晓说》播出的高晓松学长的历史地理人文节目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看起来很幼稚呢?汉字听写比赛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好的内容始终是精彩课程的必要条件。
也是该软件最重要的部分。
学生们已经受够了学校里的照本宣科的课程。
如果能顺便学习一些与学科相关且相对有趣的课程,那就太好了。
最持久的动力是学习和娱乐的结合。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百讲论坛。
内容也很精彩,但毕竟是系统内的节目。
无论是规模还是笑声都很难与学生产生良好的交集。
如果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定制内容,就会培养用户粘性,为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二是互动性。
微信上的各种HTML5小应用,比如Neurocat、色块辨别等,正在充斥朋友圈。
事实上,并不是这些游戏有多么复杂。
这种回归自然的想法始于 Flappybird 和 Don’t Step on White Blocks 等小型应用程序。
从游戏中获取灵感。
简单的互动可以激发朋友圈甚至社交圈的互动。
假设你在内容中添加了汉字拼写、对错判断、英文单词识别等简单的应用。
这些简单的应用也避免了可穿戴设备无法完成复杂任务的情况。
游戏运营的弊端成为集学习、社交、休闲于一体的新模式。
最后阐述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教育O2O中的盈利模式。
Google Glass动辄上万的售价一般只有开发者和年轻的行业精英才能接受,而且基于Google Glass的系统需要登录Google,这在目前的国情下还是有些困难的。
笔者还通过众筹购买了一副开头提到的国产安卓智能眼镜创轩眼镜。
虽然国内智能眼镜刚刚起步,但随着联想、小米等硬件设备厂商将目光转向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关注和资本将会投入到这个新兴行业。
在国外,ReconJet运动员智能眼镜、Re-timer生物钟调节眼镜等已进入量产。
至于教育O2O的利润,仍然来自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就是购买可穿戴设备。
首先,从外观来看,可穿戴式智能眼镜非常酷。
在大中城市,如果你的同学购买了一副这样的眼镜,就会造成连锁效应。
同时,假期期间,大人们给孩子送礼物时,能够帮助学习的可穿戴设备也会成为一种选择。
软件方面,先搭建平台,再考虑利润。
如果交互达到一定的粘性,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那么传统的教学、APP、广告等赚钱方式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