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感受,功耗方面:我使用bong 3 HR智能手环4天,电量消耗13%第一天(开启自动心率、开启自动翻页)。
第二天电量10%(关闭自动心率,开启自动翻页)。
第三天电量9%(开启自动心率、开启手势翻页)。
第四天电量6%(关闭自动心率,开启手势翻页)。
【因为电量显示精度是1%,所以其实会存在误差,不过作为大家参考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反映一个趋势】分析:首先这几天的新鲜事是由于某种原因,bong 3 HR智能手环的唤醒次数会多一些。
但我逐渐发现,主要原因是它偶尔会因自然运动而自动醒来。
如果自动翻页,则会进行一组完整的测量,因此会消耗更多电量。
其次,自动心率虽然每小时显示一次,但显示的比较直观。
是平均值,所以自动心率检测可能会开启很频繁,所以耗电严重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如何优化,就看bong如何优化了。
关于bong 3 HR智能手环的心率检测:可能是我的脉搏比较弱,和朋友相比确实很难检测到。
不过,只有当手环被紧紧夹住,或者当我躺着的时候,测量在50到60之间才比较准确。
白天的测量不是很准确。
当走路或安静地坐着时,它总是显示70-80,当我拧紧它时,一些测量结果是53-58。
因此,测量心率的算法需要改进。
Bong 3 HR智能手环转动手腕进行操作:不用说,抬腕唤醒非常灵敏,识别度也很好。
我唯一发现它总是被误唤醒的是骑自行车时双手放在车把上经常会因为路况不平而被唤醒【这也是我关闭自动翻页的原因,不然的话骑行一段时间后电池就会耗尽];我也遇到过抬腕不灵敏的情况,即使我躺着想抬起来看时间,它也不是很灵敏地醒来。
可能是该算法只针对手部上方的眼睛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躺着时的情况。
我现在基本可以掌握转腕操作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和大家的体验一样:切换转腕前三项很流畅,但是切换到最后一个心率项就不太流畅了很容易一次性成功。
可见我的连续操作不会有大的波动。
识别灵敏度的差异应该值得优化。
闹钟问题:和大家一样,我也遇到了闹钟不见的问题。
虽然即使你丢失了日常数据,仍然会像往常一样提示你,但试图取消或修改它会让人觉得该操作非常可疑。
我不知道我目前有哪些闹钟,它们是否在承保范围内?会重叠吗?只会保留最后一次吗?设置单个闹钟会导致重复闹钟吗?总之,如果这个BUG不修复,闹钟功能对于那些只需要固定时间提醒的人来说会非常不方便。
小烟龙问题:如果不添加一些娱乐功能,每天的喂食很容易变得无聊,或者可能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形成习惯。
说了很多不满意的感受,我来说说我满意的感受: 1、bong 3 HR智能手环的外观变得更加顺眼,让我感觉很舒服。
这是主观的。
2、bong 3 HR智能手环抬手亮屏属于正常现象,放下手则灭屏比较体贴。
3、来电提醒和闹钟区别明显,智能叫醒恰到好处。
4. Bong 3 HR智能手环记录步数是否准确并不重要。
无需检查您已走了多少步。
关键是要去掉一些荡秋千或者骑行的干扰物品,这样计步可以作为参考来规划自己的锻炼计划。
5、bong 3 HR智能手环的数据报告非常详细。
它将根据您步行节奏的强度来确定您在小范围的活动中是步行、锻炼还是静止。
最后总结一下反馈的问题和希望: 1、功耗和功能本质上是矛盾的。
希望可以个性化:比如设置实时心率采集的频率,以及自动翻页和手势翻页的共存模式:自动。
可以设置翻页显示项和手势显示项(例如时间和步数自动翻页,手势操作跳转心率)2.心率检测对于小信号测量不准确,自适应优化,遗传算法,等都可以考虑。
,或者添加用户自我校对模式辅助优化。
3、bong 3 HR智能手环躺着抬起手腕时唤醒,第四个界面和前三个界面切换时灵敏度有差异。
4、iOS闹钟显示丢失问题 5、小邦龙互动问题,城市排名、互喂、自我穿衣、消息功能等可以先上线。
希望Bong环越办越好。
我们会听取用户的反馈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改善用户体验并提高手环的性能。
我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它一定会超越同龄人。
我也相信,炒作的短期效应并不总是大于技术优势。
如果你在技术上努力,你一定会成为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