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旗下华米科技联合李宁推出了两款智能跑鞋——猎军和赤兔,可搭载与芯片。
这两款跑鞋均可搭载华米科技全新研发的“华米智芯”芯片。
介绍显示,该芯片采用低功耗传感器,可持续使用一年以上。
与Nike+类似,搭载华米智能核心的猎军和赤兔可以通过联合开发的APP获取运动时间、步数、配速和卡路里值等数据。
这让我想起了这款在世界上才诞生不久的跑鞋产品。
耐克、阿迪达斯等各大运动厂商是如何引领我们跑鞋潮流的呢?第一批成熟的跑鞋都是“靠一口气”的。
除了精明的营销之外,耐克这个世界第一运动品牌的成功,还依靠其Air Max系列的成功开发及其项目设计师Tinker Hatfield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Tinker Hatfield设计的可视气垫跑鞋Nike Air Max1上市。
(Tinker Hatfield,除了设计 Air Max 系列之外,这位老爷子还设计了很多其他牛逼的球鞋,比如让乔丹与 Nike 续约的那双 Air Jordan III)其实早在 2008 年,Nike 就开发了气垫缓震鞋。
减震技术,但一直受到泡沫外底和缓震橡胶的压力限制,一直无法实现量产。
直到廷克·哈特菲尔德参观了法国蓬皮杜中心这座可以一览无余内部视野的建筑后,他才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设计一款气垫可见的跑鞋呢?这个想法与现任耐克首席执行官马克·帕克一拍即合,他们共同设计了一款史无前例的外置气垫跑鞋——Air Max 1。
就这样,运动市场上的一棵常青树诞生了。
(Nike Air Max 1 OG)除了主要使用气垫系统的Nike之外,Reebok也是使用气垫系统的专家。
在统治室内运动鞋市场后,20世纪90年代初,它推出了可以包裹脚面的Pump技术。
使用者可以利用脚部运动产生的压力,使鞋底内的气囊充气,从而达到包裹脚面的效果。
随后,鞋面充气系统推出,Reebok Pump技术达到顶峰。
可以说,直到现在,锐步还没有其他技术可以取代这项已有20年历史的技术专利。
过度依赖这项有限的技术,直接导致其未能跟上运动鞋设计潮流,被阿迪达斯收购。
谁能想到,如今陷入水深火热的锐步,却在20多年前击败了所有运动制造商? (Reebok的Pump Fury OG鞋舌上的Pump按钮可以控制这双鞋的全脚气囊。
)20世纪末,设计师更喜欢整体结构带来的脚感体验。
Nike 先后推出了 AIRMAX90'/'/ 93' 这些后窗气垫之后,终于把前掌??砍了,推出了 Air Max 95。
这是耐克首次在前掌放置可见气垫单元。
受到人体结构的启发,95务实地打造了一款从中底到鞋面都有“肌肉组织”的跑鞋。
2016年,Air Max 95凭借前卫的外观设计和突破性的技术应用再次风靡全球。
(风靡全球的Air Max 95 OG的鞋身结构从中底到人体结构的脊柱、骨骼、肌肉纤维、皮下组织和皮肤都经过精心设计。
) 受制于气垫专利耐克、阿迪达斯等厂商只能通过扎根来降低成本。
减震橡胶技术等功能性开发产品。
为了扭转自己在耐克面前的劣势,阿迪达斯购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FeetYouWEAR(FYW)专利。
与通常的缓震技术不同,FYW模仿人脚的形状,从支撑、缓冲、包裹等方面全面模仿脚部的活动特征,成为当时阿迪达斯的主流技术。
(搭载天足技术的Adidas Eqt KB8 III。
不久之后,由于阿迪达斯与合作伙伴的谈判以及产品定位的失败,阿迪达斯不再使用天足技术。
)当“智能”和“跑鞋”结合在一起时,材料技术和编织性能随着跑鞋的发展,跑鞋逐渐变得更轻,结束了气垫主??导跑鞋的时代。
人们越来越渴望将现代电子技术融入跑鞋中,以更智能地改变跑步体验。
2016年,阿迪达斯推出了当时号称“最先进”的智能跑鞋Adidas_1。
这款鞋可以让用户自由调节缓震强度,以达到最适合自己的效果。
Adidas_1中底内置有由纽扣电池驱动的微处理器,可以感知运动员运动时的压力水平,并使用小型驱动电机来调节减震器的反馈。
但由于整个系统植入跑鞋脚部,这双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高昂的价格(+人民币)面前受到了质疑,并没有被大众市场所接受。
。
也间接断绝了目前所有运动厂商研究智能跑鞋的兴趣。
(智能跑鞋缓震系统Adidas_1)得益于苹果带来的强大APP平台,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动质量。
2016年,耐克还试水了跑步领域的智能电子设备,推出了Nike+。
将这个拇指大小的芯片放入支持嵌入的跑鞋中,您今天就可以了解您非常详细的运动指标并与其他人分享。
(与APPLE合作推出的Nike+系统)虽然近年来耐克已经停止了Nike+智能硬件的研发,转而通过APP提供更全面的用户体验。
相关报道显示,短短几年时间,Nike+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跑步爱好者。
Nike+为其跑步领域营收业绩的提升做出了很多贡献。
想必华米科技和李宁公司生产的“智能跑鞋”也一定是为了这个目的。
我想要一双穿着特别舒服的智能跑鞋。
不可否认,还有一些其他著名的跑鞋制造商(Asics、Saucony等)一直在为大家提供舒适的跑鞋,但在智慧运动生活方面,他们的反应还是太多了。
慢的。
目前科技还不允许我们创造出一款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脚感的“智能跑鞋”,但我们可以通过收集跑步数据、体重、呼吸频率来分析运动状态,从而提高跑步质量。
你的锻炼。
也许未来我们真的会拥有一双像《Back To The Future II》中的主角一样可以自动系鞋带的未来运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