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虚拟”照进“现实” 今年VR行业市场销量将增长10倍?

时间:2024-05-22 12:35:13 科技赋能

一月,一股寒潮袭击A股。

然而,虚拟现实的概念却逆势而上,势头强劲。

未来,VR(虚拟现实)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游戏、观影、看房、旅游、在线教育等多个领域。

VR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初创公司研发虚拟现实技术,也吸引了众多A股上市公司竞相角逐。

VR领域。

2020年会是“VR年”吗?谁是这个集体乐观的行业的真正参与者?谁只是来凑热闹的?让我们从下面一组报道中寻找答案。

来自消费市场的信号似乎也在刺激虚拟现实行业爆发期的到来——Oculus、三星和HTC耳机预计将在上半年进入零售货架。

ABI Research预测,未来五年VR(虚拟现实)设备将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20年VR设备数量将达到1万台。

这个看起来还是很“未来感”的行业吸引了几乎所有IT市场巨头参与。

由于市场一致看好,似乎没有人担心成为先驱者。

Antvision、3Glass等初创公司也开始在竞争中高歌猛进。

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VR行业的‘拐点’已经到来,2018年全球VR设备销量数万台,预计2018年将达到1万套,还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市场爆发的预期让整个虚拟现实产业链都成为受益者。

硬件发展迅速,VR设备厂商纷纷涌现。

如何实现“足不出户,走遍天下”的体验?所有这一切不仅仅依赖于一个简单的头戴式设备。

它凝聚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处理平台、中间件、运行平台、应用程序、硬件供应商和用户。

在“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VR生态圈中,硬件设备的发展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领先于其他VR配套设备。

VR设备厂商的层出不穷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游戏行业分析公司Superdata预测,到今年年底,VR头显的销量将达到1万台,带来的虚拟现实硬件利润高达88亿美元。

科技巨头已经在为 VR 做准备。

1月27日,苹果CEO库克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罕见提及VR话题:“我认为VR设备并不是小众。

它非常酷,有很多有趣的应用。

”虽然他没有透露苹果的相关计划,但种种迹象表明苹果也在开发VR产品。

目前,除了OCULUS、三星、暴风鲸等知名企业参与VR领域外,蚁视科技、3GLASS、大鹏科技等国内初创企业,以及HTC、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在积极布局。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华为获悉,华为“实验室”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VR技术。

2018年CES展会期间,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不会错过VR,但市场尚未成熟,我们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国内众多涉足虚拟现实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也享受到了资本的上涨浪潮。

暴风科技旗下暴风魔镜于2018年推出了第三代虚拟现实产品。

暴风科技CEO冯鑫告诉记者,2019年虚拟现实市场有望爆发,整个市场都能实现销售数千万。

同时,暴风魔镜还引入了多家上市公司进入生态系统。

天银控股作为暴风魔镜的股东,持有8%的股份。

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暴风魔镜,打造虚拟现实“内容+平台+渠道入口”。

生态圈。

此外,华谊兄弟还持有暴风魔镜5%的股权;艾希德持有宝峰魔镜3%的股权。

乐视于2018年12月推出首款VR头盔。

在2018年CES展会上,乐视生态系统推出了包括超级电视、超级手机、智能硬件、乐视云和内容在内的全系列生态产品,其中最新推出的LEVR OS搭载了LEVR 操作系统。

移动VR头盔LEVR COOL1。

多家A股公司也通过参股的方式进入虚拟现实消费电子领域。

联络互动全资子公司Digital World(香港)以1万美元持有美国公司Avegant 21.02%的股份,并与Avegant联合发布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

A股上市公司奋达科技旗下的VR设备厂商傲图科技于今年11月发布了VR眼镜“炫视”和可录制全景视频的“全景球”。

这两款产品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推出。

A股热炒VR概念,游戏成为热点。

随着VR概念的流行,A股市场也掀起了一波热潮。

更多上市公司进军虚拟现实领域,40余只股票被热炒为“VR概念股”。

”。

“A股市场有数十只VR概念股。

但实际上,除了歌尔、暴风科技等少数个股外,其他个股与VR关系不大。

”中投咨询高级研究员何在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即使是投机概念方面,投资者对VR行业依然充满信心,主要是因为VR发展迅速,未来会融入其他行业。

歌尔被业界公认为“正宗VR概念股”。

平安证券的一份研报分析道:“歌尔参与了Oculus VR设备的设计和独家代工,消费级VR设备预计将在今年一季度推出。

结合该公司的数据,我们预计,2020年公司VR设备产品(游戏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万台,每台售价1000元。

1月18日,歌尔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贾俊安在投资者关系互动中提到,歌尔2016年开始在虚拟现实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噪声等技术指标跻身世界一流标准。

未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重要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由于VR场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数据计算能力、数据传输速度、屏幕刷新率都成为VR的“瓶颈”。

因此,芯片、显示、传感技术是VR顺利运行的核心保障。

作为VR产业链芯片概念股,全智科技1月27日公告,拟募资3.5亿元,用于投资虚拟现实显示处理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及应用云建设项目。

据悉,全智科技早已布局VR市场。

目前,欧米科技首款Uranus one VR一体机采用了全志科技的H8芯片方案。

光学镜头、FPC电路板、摄像头等领域的众多电子产业链供应商也被作为潜在的虚拟现实公司进行炒作。

例如,利达光电的微投影技术已应用于虚拟显示领域,目前是宝峰魔镜的主要供应商。

市场有望分享消费级虚拟显示市场的爆发红利。

此外,在眼动追踪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的还有欧菲光、深天马等。

此外,市场预计LOCS(硅基液晶)将成为虚拟现实未来的选择之一,水晶光电等公司已成为潜在的产业链公司。

但从目前来看,Oculus、SONY等VR旗舰产品均采用AMOLED屏幕,而这部分市场份额大部分已被韩国企业抢走。

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厂商占据全球AMOLED产能的97.7%。

国内能够实现量产的企业仅有京东方、合辉光电、深圳天马等。

VR行业目前正经历着“硬件热、内容冷”的局面。

相比国内硬件厂商对VR产品开发的热情和投入,VR内容供应商则相对平静。

游戏公司率先打破了僵局。

2018年11月18日,顺网科技发布公告,宣布与HTC达成虚拟现实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将在VIVE系列产品销售、游戏运营、泛娱乐等方面进行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VR推动了VR游戏的爆发,同时游戏也会反哺VR硬件设备。

顺网科技与HTC的合作或将成为VR与游戏行业结合的经典典范。

影视文化产业也是最早与VR融合的产业之一。

影视巨头布局VR领域,可以将自身的内容资源和平台优势转移到VR领域,从而通过新业务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目前,华谊兄弟已入股暴风魔镜,未来有望将其现有丰富的游戏、影视资源转化为VR内容。

互联网巨头中,BAT、乐视、小米等都是动作频频。

百度于今年12月推出VR频道,通过搜索聚合和个性化推荐来聚合VR内容。

小米、乐视聚焦“VR生态圈”,而以游戏为核心利润来源的腾讯也公布了年度VR发展计划,将推出基于微主机和PC的VR眼镜。

三大投资主线已形成,市场机会多元化。

目前,VR产业已形成三大投资主线:一是以头戴式显示器为代表的VR硬件设备,二是以游戏、电影为主的娱乐内容,三是包括远程医疗等新应用在内的跨境服务。

并辅助教学。

现在最受关注的VR应用场景无疑是游戏。

VR带来的沉浸感几乎是游戏玩家的“终极梦想”,但事实上VR不仅仅是游戏行业。

冯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VR将颠覆至少七大行业:游戏、视频、演唱会、赛事、社交、电商和新闻业,还将进入旅游、教育、观光等领域在B2B市场,海外初创公司的扩张相对大胆。

例如,瑞典神经技术初创公司MindMaze尝试利用VR技术为医疗康复提供虚拟现实体验环境,帮助中风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能。

2018年3月4日成功融资1万美元。

海外一家名为Woofbert的公司尝试在虚拟现实平台上实施艺术教育课程,并于2018年6月1日成功融资1万美元。

国内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公司也在尝试拓展更多行业市场。

例如,岭南园通过参股公司恒润科技与英国感官体验创新及解决方案提供商Holovis International Ltd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国内主题公园和专项开发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电影院。

凤凰传媒旗下厦门创艺拥有创艺web3D虚拟现实平台、创艺虚拟教学培训系统、创艺虚拟数控机床培训系统、创艺虚拟桥式起重机培训系统、创艺虚拟现实展示系统等。

借子公司进军VR职业教育市场。

另一家上市公司Annie Shares也正在进军虚拟现实教育市场。

日前,安妮股份出资1万元收购上海爵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10%股权。

后者于今年4月启动了虚拟现实项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儿童教育产品。

目前正处于产品设计阶段。

显示技术也是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之一。

许多房地产公司使用虚拟现实头盔来展示样板房。

终端品牌显示器厂商亿商显示器正在尝试将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零售展示模式复制到VR领域。

市场预计,随着线下体验店的日益普及,显示器厂商或之前的零售分销厂商将有更多机会进入市场。

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