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正式发售。
对于苹果来说,这是继iPhone、iPad之后又一款有望重新定义行业格局的关键产品。
对于全球果迷来说,半年多的期待很快将他们对这款产品的渴望转化为可观的订单量。
同日,眼镜巨头陆逊梯卡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表示,该公司与谷歌合作的第二代谷歌眼镜目前正在开发中。
他还表示,还将开发与英特尔合作的眼镜可穿戴设备。
将于明年2月或3月发布。
更重要的是,以Watch、Google Glass为代表的产品已经将可穿戴设备从一个新兴概念转变为真正的新商机。
短短几年时间,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红海。
与以往的新技术概念不同,可穿戴设备由于其自身的属性,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可穿戴设备,那就是:“连接人与智能设备的关键”。
因此,在技术层面,物联网、云计算、LBS、大数据等层面的支持必不可少;时尚元素不遗余力地参与这场以科技为核心的战斗;这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相关软件。
开发为设备注入灵魂;在功能性、便携性、续航等方面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的广泛,给了很多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
在信息产业、政府管理、娱乐控制、儿童监控、医疗保健、智能家居、智能服装、通信等领域,围绕可穿戴设备的不同应用领域,资本正在聚集,技术竞争正在加速。
面对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相关人士最应该考虑的是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受限于产业链的不成熟和技术瓶颈,现有的可穿戴终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短板,包括技术瓶颈、产品体验、安全隐私三大问题。
技术瓶颈包括功耗与便携性的矛盾、设备稳定性、传感器硬件和算法决定的数据准确性问题等。
在产品体验方面,由于技术瓶颈和产业生态发展阶段的限制,可穿戴设备的功能目前能够实施的还比较有限。
高昂的价格之后,几乎没有用户觉得不可或缺的功能。
用户粘性低,连续使用困难。
动力不足。
在安全和隐私方面,用户个人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引起关注。
一方面,厂商可以自由获取用户数据,但另一方面,监管又不够。
上述重大问题从研发到消费、从应用到政府管理都是每个人都面临的。
今年能否成为可穿戴设备能否挤掉太多概念泡沫,走向实质发展的一年,就取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