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如何飞进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4-05-22 11:51:54 科技赋能

如今,可穿戴技术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新兴技术领域。

时尚、运动、科技等各行业的制造商都在积极推出新模式,以探索有利的市场机会。

尽管这个新细分市场潜力巨大,但其销量迄今为止仍落后。

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对这项技术还比较陌生,还没有意识到可穿戴设备超越传统活动追踪器的价值。

人们普遍认为可穿戴设备是“极客”小玩意的利基产品,而不是消费新兴技术的“必需品”。

对此,市场研究公司GfK对中国、德国、韩国、美国和英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进行了在线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智能手表和活动追踪器的使用和态度。

智能手机树立了黄金标准 显然,智能手机已成为消费者衡量智能手表的标准,但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全球数百万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可穿戴设备尚未达到或接近这一地位。

然而,与智能手机相比,可穿戴设备在拉近人与技术的距离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潜力。

他们的创新体现在通常与智能手机结合使用的智能手表和健身臂上。

腰带和数据眼镜。

研究表明,消费者希望可穿戴设备是触摸控制的,而不是语音控制的:67% 的人希望触摸屏智能手表,24% 的人喜欢语音控制,8% 的人喜欢按钮。

显然,90% 的消费者希望他们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使用类似的软件。

数据显示,消费者期望智能手表获得与使用智能手机类似的体验,从而表明他们在区分设备方面存在局限性。

独立 SIM 卡与兼容设备 我们真的不介意选择与智能手机兼容的设备或具有独立 SIM 卡的设备之间的偏好差异很小。

56%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乐意选择一款独立于智能手机运行的智能手表。

中国的这一数字上升至88%,韩国则下降至44%,这表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态度差异很大。

因此,制造商可能需要大幅调整其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然而,通过提高产品差异化,将有助于品牌制造商将基于SIM的智能手表定位为更高端的设备。

可穿戴设备打开了物联网的大门,但消费者能否掌控它?调查显示,消费者了解该技术的潜在应用,并且对使用可穿戴设备连接物联网有些热衷。

当消费者通过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和电视等成熟科技产品互动时,这种偏好变得更加明显。

如果消费者可以使用智能手表进行远程控制,46%的人表示他们会用它们来控制电视,其次是家庭音响系统和电脑(均占39%)。

智能家居与汽车的交互也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应用:49%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智能手表来控制智能家居,而47%的消费者则选择汽车控制。

中国消费者在这两种情况下对功能选择最为积极。

消费者对智能手表在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应用有着显着的热情:例如,46%的消费者愿意使用智能手表来存储健康信息,45%的消费者会使用智能手表进行安全识别。

作为新技术的一个例子,消费者对于使用智能手表进行支付、无线支付仍心存疑虑。

尤其是面对物联网的发展,德国消费者相比中国和美国更加谨慎。

价格是首要标准 选择智能手表时,价格(21%)、功能(14%)和活动跟踪功能(13%)被列为最重要的标准。

价格在中国不是三大标准之一,但在其他国家却是第一标准。

中国消费者认为准确性(17%)至关重要。

另一个显着差异是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

与8%的总体标准相比,1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品牌是最重要的因素。

科技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时尚运动品牌争夺市场份额可穿戴市场充斥着来自各行业的品牌,为消费者购买智能手表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尽管一些跨行业品牌涌入,但科技品牌仍然最受消费者欢迎。

近三分之二 (65%) 的消费者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购买科技品牌的智能手表,18% 的消费者会选择运动品牌。

与中国超过一半(57%)的消费者选择科技品牌相比,韩国的偏好达到76%。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容易与其他行业不断交叉的产品类别,但消费者仍然坚信可穿戴设备首先是一种技术购买,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