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创新的交互方式,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颠覆智能手机市场、引领下一波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智能硬件产品。
目前,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为其应用创造新场景。
据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研究,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是指可以持续佩戴在用户身上,或者可以融入到用户的衣服或配饰中,具有数据采集、交互、处理功能的设备。
等。
一种能够感测、传输和处理信息的便携式计算设备。
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基础软硬件产品、中游可穿戴设备终端、下游应用服务开发。
从价值链来看,可穿戴设备产业包括产品工业设计、生产制造、应用服务开发、仓储物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等。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研究认为,可穿戴设备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与传统智能终端共生的产业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一些代表性产品已初步形成产业链。
每个细分市场的成熟度各不相同,各个地区的发展也各有特点。
可穿戴设备行业产品形态多元化,更加注重外观设计;商业模式多元化,应用服务成为产品核心;供应链复杂,产业链、生态链建设成为重点;市场格局混乱,初创公司地位日益重要;生态系统碎片化,不同产品体系市场份额不同;实现功能专业化、抓住用户需求痛点成为关键。
但我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根据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的研究,这三个问题的表现是:可穿戴设备应用数量有限,生态系统难以统一;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专业服务拓展不足;数据安全问题 个人隐私保护一开始就面临挑战。
“随着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未来其产品形态将更加丰富,集成应用也将更加深入;很难形成垄断市场,创新企业仍有机会;产业链加速整合,行业发展更加理性。
”赛迪智库 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研究。
对于我国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制造与应用服务结合成为新思路。
二是打造生态链、产业链成为新目标。
三是创新环境建设成为新手段。
第四,提高用户粘性成为新途径。
五是聚焦数据融合成为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