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被视为“鸡肋”的手环能否在支付领域分得一杯羹?

时间:2024-05-22 10:32:28 科技赋能

如今,智能手环在大众中的知名度仍然很高,但转化率却很低。

手环的功能让人觉得它只是一个玩具,无论厂家说得多好,用户也只是玩玩而已。

由于目前的智能手环存在局限性,大多数智能手环通过不断挖掘人体内部的数据来创新产品,比如跑步、睡眠、心跳等数据。

手环的主要功能是健康、睡眠、提醒等,也被智能手环厂商贴上了“贴身”、“贴心”、“陪伴”的标签。

它刚进入市场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一两年后,这款手链就不再新鲜了。

但这些还没有成为刚性需求。

非便携式睡眠健康设备比手环更舒适,使用场景也更实用。

随着智能手表的发布,功能性手环产品除了外观之外,功能上也稍胜一筹。

消息提醒功能更像是厂商的一个噱头。

不知道提醒功能哪个更好:轻微的震动和清脆的铃声?手环的提醒功能有双微信等特殊使用场景吗?然而,就在腕带被很多人诟病之际,二多君了解到了一款号称未来能够取代Apple Pay支付地位的腕带——AirBand。

其创始人为蒋晓航。

江小航现在还是该校的研究生。

本科期间,蒋晓航担任社团联合会主席。

本科期间,他体会到了组织活动申请流程的繁琐。

在他担任主席期间,为了促进整体工作效率,他们为学会的自动化系统建立了网站。

后来,他担任校长的学生助理。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时任校长怀进鹏院士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在校期间,他创建了北航校园最大的微信账号,并利用俱乐部自动化系统取代了校园内旧有的纸质、电话、签名等处理方式。

互联网时代,蒋晓航的团队开始将自己的理念转化并推进到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

蒋小航目前的目标仍然是大学和社区,但他把办公自动化的想法延伸到了现在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的想法,倒退到了身份认证的各种想法。

  身份认证和社交网络将手环推向高频应用。

当谈及手环的现状时,姜晓航认为,现在市场上的手环可能主打健康。

除一些特殊群体外,这些功能并不能构成高频应用。

即便如此,他仍然非常看好智能手环的发展趋势。

据国内外数据报道,智能手环的趋势非常明显,因为根据IGC统计,2017年全球智能手环销量为1万只,其中中国约占一半。

小米手环Q1产品销量数万,与同价位手环有很大差距。

虽然如今的手环普遍用于计步、健康监测等功能,但实际上更多的需求是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的手环。

经过考虑,蒋晓航团队认为,身份认证和手环就是你的身份认证。

您可以通过手环登录您的各种账户。

您不必记住各种复杂的密码。

您只需通过手环连接电脑上的蓝牙功能即可。

您可以登录各种帐户。

姜晓航告诉二多君,AirBand可以存储你的个人信息。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握手或触摸手环来交换个人信息。

与传统方式中两个人见面进入、交换联系方式、交换手机号码、输入姓名不同,这期间存在输入错误的可能性。

操作还是很复杂的,比如交换名片,回去的时候扫描一下。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通过握手方式交换个人信息也面临着隐私风险和人们社会观念的突破。

蒋晓航认为,物联网时代的通信标准是蓝牙,现在大部分智能设备都采用蓝牙设备。

随着蓝牙协议的升级,蓝牙已经从连接一台设备发展到连接多台设备。

而且,蓝牙体积小、功耗低。

蓝牙的传输速度可能比较慢,但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稳定且低功耗的设备,所以蓝牙必不可少。

  AirBand也希望进军支付领域。

在谈到支付时,姜晓航向二多君介绍,目前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交易都是在软件端,受到软件端的限制,不像Apple Pay。

操作非常方便。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破坏了整个支付过程中的利益链。

Apple Pay 的级别与卡一起组织。

传统的刷卡方式涉及商户、POS商户和银联。

支付宝、微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绕过POS机和银联,实际上损害了银行和银联的收单利益。

蒋晓航表示,虽然Apple Pay非常方便、优秀,但它就像苹果的iMessage一样。

iMessage非常优秀,但为什么被微信取代了呢?因为微信是跨平台的交通工具,不像iMessage只能在苹果系统中使用。

AirBand 手环也是如此。

他们的手环具有蓝牙和NFC功能。

只要您的手机支持蓝牙功能,您就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绑定银行卡并对手环进行授权。

在后续的支付过程中,只要通过手环进行操作即可。

蒋晓航的团队都是北航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也有一些北航校友支持蒋晓航的团队。

AirBand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包括两年一度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二等奖等。

他们并非没有任何经验。

部分会员拥有丰富的推广经验,创立了骄傲校园纪念品独立品牌,年收入超过50万元。

AirBand技术团队的一位核心成员也获得过“金牌”,拥有八年的Android/iOS开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