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搜狗宣布,茹丽云因个人原因辞去搜狗COO职务。
当晚搜狗股价开盘下跌6.22%。
早在今年4月,就有消息称Search的三名高管已辞职,其中包括茹丽云。
移动互联网时代,进步慢就意味着倒退。
“搜索、输入法、浏览器”三大传统业务一度推动搜狗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虽然有腾讯庞大流量支撑,但搜狗并没有跟上移动互联网的步伐。
不仅受到同纬度好友的打压,还被不同纬度的竞争对手抢流量。
搜狗选择代表未来的新兴AI(人工智能)业务,也选择了一条强手林立的赛道。
2018年8月,搜狗正式上线。
此后,搜狗一路奋战,终于在去年11月9日,与搜狐分家7年的搜狗成功赴美上市。
这钟声的敲响,更像是对过去14年的总结。
看来,未来搜狗想要继续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专注于技术的搜狗在技术方面很难追上百度这样的巨头。
另一方面,它在新应用、内容、用户使用时长等方面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努力,卓有成效的努力已经错过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搜索无可奈何,蛋糕被APP吃掉了。
搜索玩流量,但流量几乎完全被各种APP瓜分。
2019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极大颠覆了PC流量分配模式。
由于衣食住行旅游领域APP(如今日头条、美团、滴滴、摩拜、抖音、快手等)的影响,搜索使用频率下降。
即使是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巨大品牌号召力的百度也未能幸免于其核心搜索广告收入的持续下滑。
搜狗要想分得一杯羹,处境十分艰难。
2001年至2018年,搜狗先后推出搜索、输入法、浏览器。
依靠“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模式,2016年搜狗整体用户规模逼近4亿。
搜狗官网显示,搜狗自称是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不过,一位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告诉蓝鲸TMT记者:“现在搜索不太容易做,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不再开放,内容都在APP里,爬虫爬不到。
”一般APP都有内部搜索引擎。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搜索用户规模增至6.66亿,增速为0.91%。
目前,移动搜索用户规模已趋于饱和,增速放缓且相对稳定。
PC时代,新闻门户、搜索、电子商务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PC用户的时间有限,对获取信息的效率有一定的要求。
用户想要什么,只能通过搜索来满足。
搜索模式是用户响应模式,其背后是巨大的算法能力。
移动端存在大量碎片化时间,众多应用让用户更加被动。
即使用户没有搜索,APP也会实时滚动推送它认为你感兴趣的内容。
这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算法的积累。
这时,在用户时间过剩的移动终端上,效率就成了其次。
如何占用用户的空闲时间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同样是算法,搜索面对移动端也是束手无策。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入口更多。
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占用时间较长、耗时较高的应用受到用户欢迎。
搜索入口价值的削弱已经成为必然。
不面对现实。
除新闻、网页外,搜狗搜索首页还包括微信、知乎、明易、英文、微信等垂直渠道。
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兼CEO张毅认为,移动搜索薄弱的原因之一是它不向你开放内容。
搜索引擎越来越关注文化、生活、健康等一些方面,信息量并不多。
“幸运的是,搜狗和腾讯结成了联盟,这对搜狗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移动搜索方面,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变化,需求也在变化。
此时用户的新机会基本都在跟内容相关的领域,尤其是轻娱乐相关的领域。
互联网观察人士尹盛认为,这对于搜狗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它本可以加速缩短这段距离,但它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
“现在各种APP搜索功能分散,无法抓取APP内容搜索,影响了内容本身的用户体验。
随着内容长度的减少,广告的空间就会减少,从而影响搜索结果。
广告。
”殷生说道。
在不切入信息流的情况下,广告很难与百度相媲美。
“搜索的核心在于,用户使用越多,连接的内容越多,广告投放的位置就越多,就越有价值。
”尹胜表示,“按照这个思路,其实百度去年以来的股价反弹也是基于信息流,抓住了爱奇艺内容的机会,占据了更多的用户时间。
”百度利用其品牌、知名度、用户认可度以获得流量。
搜狗在这方面。
不如百度,但搜狗有腾讯的流量入口,所以对于广告商来说,结果是一样的。
”张毅说。
毕竟搜狗有一定的用户规模,再加上腾讯的支持和自身的技术基础,搜狗在新应用、内容、用户使用时长等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做出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
在经历了营收增长乏力后,百度聚焦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加大对人工智能驱动业务的投入。
它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等内容争夺用户时间,并开发新的广告位。
百度“搜索+信息流”模式是其基础,人工智能决定其未来发展。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百度总营收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1%。
“百度核心”(百度核心,搜索服务和交易服务的组合)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5.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77.2%。
从去年开始,百度开始关注信息流业务。
百度财报显示,信息流业务收入的增长成为百度今年最大的亮点。
去年第四季度,百度搜索结果页面优质视频内容覆盖率达到15%。
信息流业务日分发量环比增长超过20%,百度App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约30%。
与此同时,百家号上的内容创作者数量从年初的20万人增加到1万人。
这一业务表现直接提振了资本市场对百度的信心。
搜狗今年一季度营收2亿,同比增长53%。
其中,搜索及搜索相关收入为2亿,占总收入的88.7%。
可见,来自搜索业务的收入是百度和搜狗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未能切入信息流的搜狗收入仅是百度的零头。
业内人士认为,搜狗是一家技术导向较强的公司,技术积累绝对是其强项。
但问题是,公司过于注重技术,可能很难生产出好的产品。
“搜狗的技术路线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应用端和用户端的把握?”殷生说道。
输入法驱动浏览器,浏览器驱动搜索,然后利用搜索来变现。
这是搜狗成熟的业务路线。
同样,早期的浏览器路线在移动端也没有完全实现。
浏览器做得好,最终会引出内容,浏览器就会成为内容的入口。
“仅靠浏览器本身很难长期保持商业化的上升趋势。
”尹升表示,浏览器毕竟是一个工具。
根据浏览器用户规模,可以慢慢开发出其他应用和内容,并利用入口来支持其他产品。
搜狗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个想法。
距离用户最近的搜狗输入法,却一直距离金钱很远。
搜狗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去年12月搜狗输入法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3.3亿,同比增长46%。
输入法的商业化至今仍在探索之中。
搜狗CEO王小川表示,现阶段搜狗输入法的重点是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探索商业化。
早在2008年,搜狗输入法就提出探索一种商业模式:从输入工具向互联网服务转型。
时任搜狗桌面事业部总经理杨洪涛当时表示,他们将产生的具体服务和价值还处于思考阶段。
尽管该输入法拥有大量的日活跃用户且搜狗在输入法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但输入法的商业化尚未成熟。
一般来说,普通用户不愿意为输入法付费。
企业愿意掏钱吗?显然,百度、搜索、必应、神马搜索等可供选择的输入方式太多了,如果用户和企业都不愿意付费,就只能依赖广告了。
然而,在输入法中插入广告会影响用户体验,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之间很难保持平衡。
商业周期长,AI很难看到效果。
人工智能是搜狗除了押注未来的“三级火箭”模式之外的主营业务之一。
如果说搜索业务是搜狗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以“语言”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则是其新的增长引擎。
搜狗招股书中90次提到AI,但华尔街似乎并不买账。
上市不到一周,搜狗就跌破了13美元的发行价,走势低迷。
尽管近期搜狗股价出现波动,但我们仍需着眼长远。
王小川认为:“搜狗围绕语言建立了人工智能产品阵营,接下来我们会更加关注自然交互和知识计算,一方面通过技术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另一方面一方面,我们将逐步深入教育、医疗、法律等行业信息化,推动传统行业的AI升级。
”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包括百度、神马搜索等公司都在布局人工智能。
。
以百度为例,其人工智能覆盖的行业比搜狗多很多,包括云计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DuerOS、自动驾驶汽车等。
财报显示,百度每年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投入超过1亿元。
今年一季度,百度研发费用达33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的15.78%。
相比之下,搜狗今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仅为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1%,占总营收的18.8%。
就连百度,也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剥离非核心业务,加大对移动业务的投入。
也希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商机。
对于搜狗来说,无论是总营收还是研发投入,其规模都远远小于百度。
搜狗被认为是搜索领域最具突破性的,但能否引领AI重大创新仍是未知数。
业内认为,搜狗在传统搜索技术上很难赶上百度,而在人工智能领域,连百度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更不用说搜狗了。
今年1月,搜狗发布了搭载机器翻译技术的智能硬件“搜狗旅行翻译机”和“搜狗速记翻译笔”。
“搜狗旅行翻译机”是搜狗AI战略的首款产品。
在智能硬件市场,科大讯飞翻译机与“搜狗旅行翻译机”竞争激烈。
据了解,搜狗明年将推出不止一款智能硬件,目标是稳步提升硬件在公司营收中的比重。
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搜狗也有不少竞争对手,比如百度、神马搜索、科大讯飞等。
“搜狗可以继续投入AI研发,但可能很难指望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