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应该是今年以来科技圈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之所以如此神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在线消费等业务的爆发。
从防疫、工作学习到日常生活,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依赖互联网。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春节后,国内已有超过1万家企业实施远程办公,超过3亿人远程办公,几乎占我国劳动人口的一半。
疫情期间,办公和服务流程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
17年前,电子商务在非典时期兴起。
如今,电子商务、生鲜电商等平台进一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与此同时,远程医疗、无人机、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在防疫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加速了国家层面的“新基建”。
事实上,近两年来,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
大量企业在推广过程中会用“数字化”来包装自己。
疫情和“新基建”无疑会让数字化转型热潮更加强劲。
数字化转型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这是整个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新兴事物的巨大潜力,也有很快被时代抛在后面、被时代淘汰的巨大风险。
从历史的角度看,“转型”能得到什么?回顾中国过去20年的数字化进程,通信网络从2G发展到5G。
这一年左右,中国的信息时代开始了。
在这场“数字化转型”中,诞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搜狐等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这一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企业的业务发展也迅速。
例如,联想电脑销量从国内市场第一逐渐成长为全球市场第一,涵盖Think家族、扬天、thinkplus等不同产品线的IT设备;此外,还打造了智慧办公、创意创作等场景的整体一体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B端和C端通吃。
这也是这一时期PC厂商的共同策略。
IFA现场,全球各大电子产品厂商纷纷大显身手。
到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首次超过PC。
在此期间,滴滴、美图等公司从各种“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
现在,互联网正在渗透到更多的线下场景。
有业内人士认为,下一次数字化转型将进入供给侧,从消费互联网走向行业深度。
这将是未来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方向。
《公司制的黄昏》,中欧国际公司学院教授龚岩认为,定价权的根本性转变会在不同时期发生。
比如,沃尔玛等零售商的崛起,标志着定价权从制造商向渠道转移,正所谓“渠道为王”;当定价权从渠道转移到用户手中时,也是“用户为王”。
时代,这个时期是互联网的兴起。
每一次技术和产业变革,实际上都是财富分配和定价权的变化。
抓住机遇的人,往往引领下一个时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郑安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在线协同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将更加成熟,数字经济消费习惯将进一步巩固。
疫情过后,线上生活和工作的趋势将进一步巩固。
虽然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空间不大,但“数字生活”仍有很大空间。
作为其背后的支撑,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空间就更大了。
美国ARC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过去,全球只有5-8%的加工工业制造商做好了数字化转型的准备。
在中国,根据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只有9%的中国企业取得了显着的转型成果,实现新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并能够实现客户体验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创建数字商业模式。
在三个维度上领先于同行。
可见,数字化转型虽然是一片“蓝海”,但企业主动转型并不容易。
然而,从直播到全民营销再到线上办公,大多数企业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压力下开始做出改变。
这将真正启动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进程。
巨头的野心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1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其中,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数以万计,个体户数以万计。
或许与大多数网友的认知相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较低。
事实上,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
在这只“黑天鹅”引发的倒逼转型中,大量企业暴露出应急保障、产业链协同、远程协作等方面的不足,即使在企业内部,也存在沟通协作效率低下、生产力工具无效等问题。
也已经出现。
进一步放大。
然而,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机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和隐藏的机会,巨头们动作非常快,大量远程办公工具开通了免费服务。
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互联网企业的路径通常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利用SaaS、云计算等服务帮助线下实体完成数字化转型,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
企业服务线下短板。
盘子。
工业数字化转型市场空间巨大。
与纯粹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专注于硬件的IT企业更多的是为企业提供硬件等数字设备,实现to B业务拓展。
以联想为例,从3月9日开始,他们联合京东推出“联想企业复工节”采购让利计划,针对中小企业设计了不同的降本增效采购方案支持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复工复产,帮助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尽快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实现经营和业务线上化。
事实上,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正面临着营商环境变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诸多挑战。
这些本应快速发展、占领市场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却常常受??到IT基础设施薄弱的困扰,甚至几乎摧毁了团队的意志力和战斗力。
正是抓住这些痛点,2018年,联想全面启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成立中小企业事业部,专注服务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
毕竟,没有硬件支撑,数字化转型就缺乏基础。
与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相比,联想的制造背景是其独特的优势。
它本身就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无论是近6万名内部员工的办公协作,还是智慧工厂的落地,联想在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巨头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果。
经验。
因此,联想在服务模式上也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例如,thinkplus解决方案中心进驻中小企业聚集的各大科技园区,以线下实体店的形式为园区内及周边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IT管家服务。
联想官方是这样介绍的:“为5公里半径内的中小企业用户实现5分钟响应、30分钟上门服务。
thinkplus解决方案中心的部署是全场景的,涵盖智能工作站、高效协作、智能会议等典型场景,整合硬件、软件、服务、SIoT解决方案等。
”据悉,为应对疫情下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迫切需求,联想官网将与京东企业购等平台合作,于3月19日直播分享“六大”。
《中小企业复工灵魂问》探讨中小企业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数字化等方式做好复工准备、渡过难关。
事实上,无论是像互联网巨头这样的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或者联想这样的IT巨头,这些公司的共同点是,他们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经验,并逐渐以此为切入点,将积累的能力向小微开放。
中型企业,进而不断拓展to B服务版图。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巨头和IT巨头走的是同一条轨道——to B。
大平台普遍将注意力转向中小企业。
随着B端市场的快速爆发,巨头之间的竞争必然更加激烈。
这段时间可能决定行业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格局。
但另一方面,那些被“瞄准”的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具成本效益的数字化转型援助。
在寒冷的冬天,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本文由GeekPark原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