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4月26日 - 值2019世界读书日,亚马逊中国、中国扶贫基金会救助、接力 出版社前往大凉山,联合走访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雨镇“书路工程”公益项目受益学校,与大家分享数字阅读的经验当地学生通过新建的Kindle电子书图书馆。
新体验。
截至目前,“书路工程”已覆盖四川、云南、贵州等中西部10个省份,为100多所乡村学校建设Kindle电子书图书馆,直接惠及9万名学生。
四川是“书路工程”教育和智力支撑的重点地区。
2016年以来,全省近40所农村小学建立了Kindle电子书图书馆,覆盖四川黑水、昭觉、盐源等7个县。
仅盐源县去年就新增学校14所。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居民的阅读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总体来看,城乡儿童的阅读状况仍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从全国来看,我国0至17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为8.91本书,其中近70%有陪伴由他们的父母。
孩子的阅读习惯。
然而,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或家长的知识水平,大多数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亚马逊联合发布的首份《农村儿童阅读报告》显示,高达74%的受访农村儿童每年阅读课外书不足10本,有的超过10本。
36%的农村儿童平均每年读书量不足3本书;同时,由于大部分被调查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大多数农村家庭或家长普遍缺席孩子的课外阅读。
89.9%的受访孩子家长很少或只是偶尔读书。
他们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无法陪伴和引导孩子阅读。
自2017年启动以来,“书路工程”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数字阅读技术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的阅读状况,让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像孩子一样受益于数字阅读的成果。
城市里的孩子。
此次走访的学校均属于凉山州彝区盐源县。
它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山区。
它地理位置偏远,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在走访的学校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来自彝族等少数民族,其中不乏单亲或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
年龄较大的孩子放学后一般需要分担家务和农活;即使父母在家,他们的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
有的甚至是文盲,缺乏陪伴孩子读书的意识。
此外,农村儿童的阅读资源总体匮乏。
城镇书店很少出售适合儿童的书籍,只有少数以教学教辅书为主。
校园图书角存在图书数量有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梅峪镇山坝窝小学“守路人”老师李永荣介绍,过去,孩子们大多依赖传统的纸质书籍,信息更新滞后,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
与纸质书相比,Kindle电子书阅读设备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给了孩子们全新的阅读体验:“孩子们对电子产品天生具有新鲜感和好奇心,经过简单的引导,就能很快上手使用”很多学生还可以在阅读中做笔记,并在阅读后写感想。
Kindle内置了丰富的电子书,因此与手机等电子产品相比,孩子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类型。
手机上,他们在阅读时不会被其他内容分散注意力,沉浸式阅读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 Kindle电子书图书馆刚刚上线不到三个月,梅雨镇八甲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周某告诉现场的志愿者,她喜欢用Kindle阅读, 《三国演义》等经典书籍。
《护路人》徐云老师经常让她把Kindle带回家。
“她的家庭比较困难。
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放学后除了做家务,她还帮助弟弟学习。
但因为喜欢读书,她每天都挤进去。
她把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
”徐云说,“通过Kindle图书馆接触了更多的书后,她爱上了读书,想去看看山外的世界。
”同时,为了为鼓励农村学生读书写作,“书路计划”每年为受益学校举办作文征集活动,精选优秀作文编成书,在Kindle电子书店网上进行慈善义卖。
将作为“作者费”回馈每一位儿童作者 在这次回访中,廖康、毛智英、马英、戴福成等多名梅雨镇的学生收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
作为“书路计划”的出版合作伙伴之一,结列出版社与《记忆大师》作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庄海燕参与了“书路计划”的回访并给予了肯定。
为梅雨镇小河边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记忆力训练课,他说:“我读过很多孩子们的作文,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文字,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希望“书路计划”能够帮助他们打开美好未来的大门。
此外,结列出版社还在本次活动期间捐赠了100多本优质童书。
未来,结列出版社将继续通过暖读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传递知识和温暖。
秉承“授人以鱼”的公益理念,项目为每所受益学校捐赠建设的Kindle电子图书馆将配备50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剩余图书由各出版合作伙伴捐赠“书路工程”适合孩子的电子书,并设立“守护者”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同时改善学生阅读资源匮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