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战争已不再是敏感话题。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发表多篇文章探讨网络战时代的到来。
在刚刚过去的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上,董事长集团和CEO周鸿祎透露了一句金言:网络战争是不宣而战的。
没有战争的鼓声和雷霆,网络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1、无论战时,网络战和平时期都没有宣战,也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传统战争中,无论是冷兵器肉搏战、热兵器格斗,还是现代战争,我们都会先听到战鼓,后听到雷声,双方正式宣战。
国家。
然而,网络战不分战时和平时,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在本次ISC会议上,周鸿祎表示,“虽然今天各国似乎没有与任何国家宣战,但事实上,各国都在思考如何寻找漏洞,渗透和潜伏在彼此的网络中。
”今天只要它想发动战争,它就可以指挥自己的网络作战部队,在电脑一端动一根手指,点击发送一段代码,就可以唤醒埋伏在网络中的木马病毒。
对方的核心设施,不让对方有反应。
国家的电力、通讯、金融、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可能陷入瘫痪。
2、保密性高。
网络战之所以能够不宣而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隐蔽性极强,可以在敌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敌人致命一击。
对此,无论是伊朗核设施因震网袭击而瘫痪,还是乌克兰电网大面积瘫痪,都是“不宣而战”、“匿名袭击”、“措手不及”、“措手不及”的典型案例。
包括今年6月,美国爆料称,美国政府官员承认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俄罗斯电网中植入了病毒程序,随时可以发起网络攻击。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由于网络战的隐秘性,谁敢说这只是对俄罗斯的威胁?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一些大国的“病毒程序”已经渗透到许多国家的系统中。
悄然间,网络战已经打响! 3. 长期潜伏和渗透。
网络操作需要大量时间通过攻击方法潜伏和渗透到基础设施网络。
因此,延迟和渗透本身就是网络攻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潜伏只是一个症状。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它潜伏的目的是什么?在本次ISC会议上,该集团首席安全技术官郑文斌指出,国家级黑客在长时间潜伏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集一个国家的信号情报。
信号情报(SIGINT)是一个通用术语,包括通信情报(COMINT)、电子情报(ELINT)以及测量和签名情报(MASINT)系统。
电子情报是指从国外核爆炸或电磁辐射源发出的非通信电磁辐射中获取的技术情报和地理位置情报。
因此,在潜伏期,攻击者有机会收集被攻击国家的电子情报、基础设施信息和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国防安全最重要的内容。
不久前,媒体曝出特朗普决定重新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间谍(监视)计划,这意味着世界将再次陷入极其可怕的“网络安全灾难”。
在ISC会议上,公安部网络安全局巡视员、副局长、总工程师郭启全也表示,中国反对网络战,特别是国家之间的网络战,但必须回应网络战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