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央视新闻报道,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主席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创始人周鸿祎作了题为《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报告。
“数据运营是长期持续的,不存在交钥匙工程。
”周鸿祎认为,衡量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大数据能力,重点不在于数据的数量、类型、新鲜程度,而在于是否有数据可以持续运行。
能力,很多城市的大数据商业模式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除了良好的运营之外,安全也是大数据开发利用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周鸿祎认为,当前大数据面临网络攻击、勒索攻击、数据污染攻击、内部数据泄露等一系列威胁。
此外,大数据的开放流动和共享放大了网络攻击的风险,高级别网络攻击也即将出现。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挑战,周鸿祎还开了“药方”。
“传统的碎片化防护无法适应网络威胁的新挑战,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协同联防体系。
”周鸿祎指出,国家、城市、各行各业必须建立系统化防御能力,形成协同联防,大幅提高整体数据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