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开幕。
这也是5G商用21天后,中国5G产业的首次集体宣誓。
作为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其携网络安全大脑亮相本次大会,为5G时代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各类应用场景保驾护航。
董事长集团及CEO周鸿祎也受邀出席,并发表了《5G时代的安全挑战与应对》的主题演讲。
“我们在4G中发现了第一个漏洞,但这几年4G中总共暴露了30个漏洞。
5G中还没有发现明显的漏洞,但在谈论5G安全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它周鸿祎在讲话一开始就承认,5G技术本身比4G更安全,但必须从整体角度看待5G带来的安全挑战。
周鸿祎进一步解释说,如果认为5G只是让电影速度更快,无疑是有偏见的。
5G实际上标志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到2020年,应该有大约1亿个物联网设备,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
连接到真实的物理世界。
“未来,通过5G网络和物联网,所有网络攻击都可以转化为物理破坏,很多国家级黑客和国家级势力已经开始进入该领域。
”周鸿祎表示,近年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攻击不再仅仅影响用户的手机和电脑,而是直接攻击国家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近日,网络爆料称,??来自伊朗的APT34组织已针对12家中国机构发起攻击。
。
与小偷实施的网络攻击不同,国家级APT攻击恐怕要经过数年的潜伏渗透,经过漫长的攻击链,最终潜伏到目标,在关键时刻瞬间瘫痪。
周鸿祎的讲话显然不是为了给5G“找茬”,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5G时代。
5G时代如何应对网络战?周鸿祎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认为,首先要解决“能见度”的问题。
如果我们现在的安全还是老三样: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这些在网络战中几乎是无效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没有发现来自国外的潜在攻击,也不是不存在。
如果你看不到,那么防御或阻挡就没有意义。
周鸿祎建议,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大数据来看待。
因为所有的网络攻击最终都会在手机、电脑、物联网设备上留下痕迹。
解决5G时代网络攻防问题的核心是依靠安全大数据打造网络时代的雷达,让隐身飞机这样的网络攻击被发现。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研发网络战时代的雷达——安全大脑。
核心是安全大数据,然后利用AI驱动的知识库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发现异常行为,实现“看得到”的能力,最后依靠安全专家进行实时分析、追溯和分析。
甚至阻止攻击。
在实战中,安全大脑还率先发现了40个针对中国的境外APT组织。
演讲最后,周鸿祎呼吁一家企业真正解决5G时代的安全威胁。
我们愿意分享我们的安全大脑技术,与政府部委、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一起建设全国分布式雷达,为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保驾护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