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我国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成功发射。
同时,央视新闻与千寻位置联合发布了“呼叫北斗”H5互动小应用,让每个用户实时获取北斗卫星数据,了解自己所在位置有多少颗北斗卫星可以提供服务。
陪伴他”。
这个小应用迅速火遍全网。
7天之内,全球就有超过10000人使用这个小应用“呼叫北斗”。
随着“呼叫北斗”小应用火遍全网,卫星导航和测绘界??的专业科学家更惊讶地发现,这个“呼叫北斗”的小应用不仅好玩,在转发和分享时也很“硬核”——它不仅向用户展示。
北斗卫星数据非常丰富,但这些数据实际上是100%真实实时的!这些卫星实时数据只是千寻时空智能基础设施目前积累的海量数据的冰山一角。
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于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产业升级、测绘、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5大领域,为全球超过5亿用户提供服务。
“呼叫北斗”是绝对主力:广东霸榜北京上海“逆袭”广东凭借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的实力轻松霸榜。
北京、上海也榜上有名,也算是妥妥的反击。
毕竟人口只有几万,远低于其他八个省份,所以北京和上海的用户参与率其实更高。
海外14万人参与“呼叫北斗”。
海外共有42人参与“呼叫北斗”,其中IP好友数量最多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我们的H5是中文版的,不懂中文就玩不了。
所以这个排行榜可能更多的是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玩的。
“夜景北斗”通话高峰:1小时+1000人。
北斗被密集“呼叫”的时间段是6月24日21时30分至22时30分,短短一小时内,H5的点击量就达到了,“呼叫”北斗的人数就达到了。
通话次数最多的北斗卫星:赤道地区最强大的北斗卫星。
赤道地区呼叫北斗的优势充分展现。
我国广东、海南、台湾、南沙群岛的用户可以轻松呼叫千寻29颗北斗卫星的位置。
算法专家王小旺表示,大多数卫星运行在赤道附近。
此外,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三号在亚太地区提供的卫星数量更多,其中静止轨道卫星多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多3颗。
卫星持续飞越亚太地区上空,进一步保障我国城市峡谷、高纬度地区用户定位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用户会在赤道附近发现更多的北斗卫星。
随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正式组网后我们将能够看到更多的北斗卫星。
“呼叫北斗”变得真实:实时显示真实卫星数据 当我们使用卫星导航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道有多少颗卫星在为我们提供服务。
一般来说,用户可以通过搜索4颗卫星来实现定位。
更多的导航卫星就相当于提供了更多的观测数据,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度。
千寻定位是指用户在时空智能卫星实时数据监测系统中查询卫星数量的行为为“呼叫北斗”。
用户通过千寻位置发布的热门H5一键“呼叫北斗”后,即可了解当前位置的北斗卫星数量以及每颗卫星的运行参数。
在热门的H5“呼叫北斗”的响应页面上,用户可以点击页面底部自己“呼叫”过的每颗北斗卫星的图标,查看该卫星的实时观测数据。
这个小应用,通过“空天智能卫星实时数据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告诉你头顶上的北斗卫星有多少颗,还可以告诉你每颗卫星的实时轨迹,甚至可以实时了解你头顶上的北斗卫星的数量。
每颗卫星的经度、纬度、高度、三维速度等信息。
“北斗卫星虽然遥远,但北斗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身边。
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我们的平台数据,让更多人了解北斗的强大。
”千寻位置营销总监于洁金说道。
千寻定位“呼唤北斗”重点推动北斗应用落地。
千寻位之所以能让人们随时随地“呼唤北斗”,源于其在时空智能领域的积累。
2019年8月,千寻阵地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起。
成为继苹果、谷歌、诺基亚之后全球第四家掌握加速定位技术的公司。
一直重点推动北斗应用落地。
服务世界各地的用户。
千寻定位目前已在全国建设并运营多个北斗地基增强站,形成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全国一张网”。
它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并实时计算卫星定位误差。
已服务数亿用户。
提供动态厘米级和静态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
不得不提的是,千寻位置建设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卫星地基增强系统。
其核心技术、芯片、算法也由千寻定位自主研发、可控。
为配合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千寻位置今年还将完成全球框架站的部署。
通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结合自主研发的算法,通过互联网和卫星双频道播出,为海外用户提供亚洲动态信息。
米级和静态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
通过地基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星地一体化一体化能力和全球站网系统,千寻定位构建了实时、无缝的“星地一体化”高精度时空网络,让终端用户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项服务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增强版”的北斗。
数据显示,千寻定位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支持北斗卫星系统的加速辅助定位服务——千寻立见用户总数已突破5亿,服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千寻定位作为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平台,北斗也正在进入各类应用场景,涵盖自动驾驶、产业升级、测绘、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5大领域。
服务。
目前,国家电网、小米、华为、一汽、上汽、华信、蔚来、大疆、浙江德清县、重庆公交等均使用北斗。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北斗不仅是部署在高空的卫星导航系统,它还连接到每一个普通人。
与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天上的北斗卫星系统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一切都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率和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千寻位置将更好地推动北斗应用。
实施将使各方受益于北斗的全球服务,为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带来时空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