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历史交汇点,人民网提出《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规划(纲要)》中的“内容技术”概念 该概念科学概括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对内容产品供应和消费链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内容产业的组织和分工模式,以及这些技术催生的新技术。
业态、新应用、新服务。
为扩大“内容科技”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动内容产业信息化转型,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人民网拟于9月至2019年举办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1月,发现并储备了一批优质内容科技项目,未来将通过投资、孵化、业务对接等不同方式开展进一步合作。
人民网内容科技大赛重点征集人工智能与内容制作、风控、发行与运营、区块链与内容产业升级、5G、物联网与内容产品产业创新、内容等五个方向的项目。
为各行各业赋权。
各行业的场景和技术应用以及海量内容的大数据提取和应用等。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与内容产业之间的“因”已经存在。
2017年,腾讯推出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同年新华社推出“快笔小信”。
2017年,中国地震台发布了一份1字手稿,由书写机器人在25秒内写成。
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媒介智能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增强意识”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和探索人工智能在信息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方面的应用“如何深化人工智能与内容产业的融合”。
并将其落地到内容产业的应用场景中,将是内容产业和科技产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方向。
2006年,麦肯锡提出“大数据”的概念。
这个IT行业的术语很快落地到内容行业,并最终通过内容的聚合和分发“飞入寻常百姓家”。
年初,今日头条开始为人熟知;这一年,抖音人气暴涨。
他们的常用王牌之一是“个性化推荐”,这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产生的。
大数据技术涵盖海量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等多个方面,涵盖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通过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打破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认知障碍,提高内容生产和分发的准确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技术也面临着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
如何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控制,将是内容产业发展的关键。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有望改变互联网治理模式,实现价值的有效传递。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逐渐应用于政府、金融、贸易等领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可靠性。
在版权确认方面,许多公司都尝试利用区块链来保护内容。
随着技术的发展,内容行业将会出现更多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承载着“连接万物”、“万物皆媒体”的责任。
内容传播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5G技术的应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内容产业应积极探索5G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对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些新兴技术会给内容产业的生产、运营、聚合、分发带来怎样的变化,催生什么样的新应用形态,目前仍是未知数。
不过,或许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未来的答案。
。
目前,人民网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征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将于11月15日截止。
为了让内容产业企业、服务平台、从业者及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内容技术的发展现状、了解内容技术的应用价值,积极参与本次大赛,促进内容技术的作用和重塑产业生态、人民网联合优客工场等众创空间将于10月22日、10月24日、10月30日在成都举办(成都鲸空间企业家客厅:成都高新区益州大道15号楼阿里巴巴西基地一层)科技园)、西安(优客工场雁塔路社区旗舰店)、深圳(会澜厅、5B栋、软基、深圳湾生态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首轮大型线下研讨会。
届时,各地领导将出席并致辞,与内容科技探索者、企业家共同探讨“内容科技”的深刻内涵和广阔前景。
同时,现场进行《内容技术应用研究报告》案例征集,并启动人民网开放合作伙伴计划。
部分报名团队还将带来精彩的项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