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电信联盟第16研究组(简称ITU-T SG16)召开全体会议。
会上,由蚂蚁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的《面向视障用户的无障碍身份鉴别技术需求》正式通过了国际标准的立项。
这是业界首个针对视障人士的无障碍身份认证标准。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有超过 22 亿人患有视力障碍或失明。
对于视障人士来说,成功通过身份验证是获得信息无障碍服务的首要条件。
目前,视障人士身份识别领域的行业标准尚属空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信息安全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C11 TF1工作组副主任组长·刘陶·博士表示,该标准的出现将为业界提供一套为视障用户提供便捷、安全、可及的视觉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和标准,有助于缩小视障人士的数字鸿沟,解决视障人士融入数字社会的问题。
信息显示,该国际标准将基于不同的无障碍身份认证技术,从技术要求、隐私与安全保护要求、应用接入服务流程等多个方面制定规范。
这些无障碍识别技术包括“刷卡”“挥手”等无障碍验证码、无障碍手写识别、无障碍人脸识别、无障碍指纹识别、无障碍声纹识别、无障碍密码、无障碍KBA、无障碍OTP等。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中的一种或组合,视障用户可以轻松、安全地验证自己的身份,以享受数字服务。
标准计划将于四月完成。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
其成员包括全球10多个国家、企业和学术机构。
它是全球最权威、影响最广、参与国家和会员最多的国家标准组织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推出了“挥手”、“刷卡”等多项AI无障碍创新服务,并通过IIFAA联盟生态系统和蚂蚁安全技术品牌逐步开放蚂蚁盾(ZOLOZ),服务全球更多人。
今年7月,蚂蚁集团研发的残疾人证件分布式验证数字化解决方案入选中国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案例”。
该解决方案结合区块链、无障碍核心等技术,支持视障用户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多平台身份验证,让他们在家就可以在优酷等平台体验无障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