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联想中国发布20/21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联想集团CEO副总裁、中国总裁刘军在内部信中透露,第四财季,联想中国PC销售市场份额达到37.5%,销售市场份额达到37.4%,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并成功打破20年来首个纪录。
第四财季的市场份额历来较低。
全财年,PC销量和销售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8.6%和41.6%,双双创历史新高,并连续三年创下市场份额纪录。
主要商业客户:第四财季PC销售市场份额达到53%,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Wintel市场份额达到68.1%,同比增长17.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全财年PC销售市场份额达到55%,其中企业和教育行业销售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0.8%和58.9%,创历史新高。
中小企业:第四季度销售市场份额同比猛增12.2个百分点,达到32%,创历史同期新高。
移动工作站销售市场份额达到49.6%,连续第二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
全财年,PC销售市场份额打破历史记录,达到30%,同比增长3.7个百分点;移动工作站销量市场份额达到45.4%的历史新高,并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消费业务:在直客之路上继续快跑,PC销售市场份额达到29%,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有一种情况,救星很难找到,需要抽签购买。
全财年,PC销售市场份额达到31.7%,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
“三年三大步,我们的市场份额年年创造新高。
”刘军说。
在财报业绩沟通会上,在谈到联想中国PC市场爆发的原因时,刘军认为,PC的出色表现与三大因素密不可分。
“更贴近客户”、“产品领先”、“卓越的运营能力”。
正是这三个因素,使得联想能够在PC领域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第一,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三年来,联想中国确定了基于“以客户为中心”、全环节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业务转型模式,以及以“客户群体”细分为单位的业务划分模式,持续推进联想中国的“现成”业务转型模式。
更贴近客户的沟通路径。
刘军表示,联想在中国PC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底层驱动力离不开“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
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建立的直接面向客户的领导模式已在联想的各项业务矩阵中得到有效应用。
据悉,联想中国大客户业务率先建立直客模式,再次重塑了大客户模式的竞争力。
20/21财年,在企业和教育领域,PC市场份额超过60%,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此外,中小企业业务(SMB)实施OneSMB转型,将Think和扬天业务合二为一。
在消费者业务方面,联想中国启动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To C商业模式改革,建立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客户模式。
联想直接面向客户的商业模式基于联想对行业的深入洞察和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把握。
这一商业模式的领先性和价值也在本次财报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二是主导产品。
20/21财年是联想中国的“产品年”。
联想中国推出了多款极具创新性的明星产品,包括ThinkPad X1 Fold、ThinkPad X1 Nano、拯救者、小新、YOGA 5G等,每一款产品都充分展现了联想作为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的强大产品能力。
“去年发布的新品ThinkPad X1 Nano重量仅为1克,相当于同尺寸传统笔记本重量的2/3,时尚靓丽的外观很容易吸引眼球。
”当提到联想中国的创新产品时,刘军自豪地说。
据悉,联想ThinkPad X1 Nano荣获“人民网-人民选择工匠产品奖”,也是此次评选中唯一获奖的PC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大客户事业部创新代表产品ThinkStation P被AMD CEO苏姿丰评价为“为工作站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而明星模特“救援”更是“一票难求”。
成为继茅台之后京东首款采用专门系统打击黄牛的数字3C产品。
联想正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卓越的生产运营能力,在PC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拓展。
三是卓越的运营能力。
联想中国出色的运营能力是领先其他厂商的关键。
联想不仅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还拥有生产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联想一半以上的产品线是由其工厂生产的。
即使在产能稀缺的特殊时期,强大的供应链保障仍能帮助联想中国获得更多优势。
“在前端,我们更贴近客户,在后端,我们更贴近上游供应商。
”在刘军看来,卓越的运营能力是联想中国取得优异业绩的重要因素。
在PC领域,联想中国一次次突破“极限”,为行业创造了“新天花板”。
尽管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激增,联想在中国的PC业务仍然表现强劲,稳居第一,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在三年前明确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指引下,联想不断深化变革,重塑联想PC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中国的成功转型也让外界看到,或许对于已经是PC巨头的联想来说,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