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TR35全球亚太区入选候选名单在余杭正式发布! 2019年11月2-3日,“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士”(以下简称TR35)亚太启动仪式暨青年科技论坛在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杭州。
本次活动邀请了近80位国内外学术名人、科技商业领袖、资本代表齐聚一堂,为前沿科技走向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带来深刻见解和有价值的研判。
启动仪式上,杭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余杭、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自力,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伊丽莎白·布罗德本特分别致辞。
刚刚获得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项巴克利奖的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也通过视频对会议表示祝贺,并做了精彩分享。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2008年诞生以来,一直是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见证者,始终关注技术突破及其商业化。
自2001年起,我们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寻找35岁以下的创新科技青年。
这就是“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者”。
会上,正式公布了TR35全球及亚太区新提名名单,并对相关提名者进行了颁奖。
同时,TR35提名者还被特别授予“梦想小镇荣誉居民”。
TR35亚太区新入选的杰出青年科学家陆续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塑造未来世界的科技版图正在徐徐展开。
余杭国际人才月不仅是余杭一年一度的人才盛典,也是余杭集中展示人才成果的重要窗口。
值此余杭区国际人才月启动之际,杭州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杰与嘉宾共同启动杭州余杭“全球未来科学家”计划”和“TR35 年亚太地区注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巅峰对话”高端圆桌环节。
Elizabeth Broadbent,奥克兰大学教授,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先进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智能功能材料研究所联席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物理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特聘教授 Antonio H. Castro Neto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Seeram Ramakrishna,以及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科学家、美国核学会院士胡令文,四位顶尖科学家围绕“科技如何赋能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本次活动历时两天,在11月3日设立的“无限寿命”、“无限能量”、“无限空间”、“无限智能”四大版块中,更多活跃在科技创新一线的人们。
杰出科学家和企业家将分享他们的见解。
作为连续三年TR35全球亚太入选候选城市启动仪式举办地,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中组部确定的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中国共产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是国家首批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
浙江省重点打造的杭州西部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区、示范区、先导区,是未来科技的策源地、未来产业的引领地、未来科技的示范地。
余杭区的未来城市。
近年来,未来科技城与DeepTech深度合作,先后举办TR35首发仪式、“十大突破性技术”主题峰会等顶级论坛和峰会,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的国际影响力发挥未来科技城的力量,推动全球青年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与当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已引进和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已有近10名TR35获奖者在余杭开启创业之旅。
接下来,未来科技城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阳光雨露我负责,你负责”的服务理念。
责任兴旺”,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环境。
生态环境将持续提升城西科技创新走廊水平,为余杭区加快建设杭州重要新中心提供最强的人才支撑。
余杭区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
这里是阿里巴巴全球总部所在地。
拥有枝江、良渚、湖畔、天目山4个省级实验室,以及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浙江大学超重力科学装置等一大批科研项目。
创新平台,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9家。
目前,余杭区人才总数突破39万人,人才工作领先全省连续13年。
当前,余杭区正在全力打造杭州城市重要的新中心。
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成就人才。
随着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余杭区将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人才搭建梯子和桥梁,让每一位余杭创业者安心、舒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