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公布了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详细数据。
总出货量达到1970万台。
今年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新品上市较多、平均单价下降、厂商格局日趋稳定的态势。
IDC《全球可穿戴设备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总出货量达到1万台,较今年一季度的1万台同比增长67.2%。
今年一季度,健康追踪设备、智能手表在各大科技展会上亮相,有效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包括苹果运动手表在内的可穿戴设备在节后也出现了降价。
更多新的可穿戴设备正在进入市场,尤其是服装和鞋类。
另一方面,多家初创公司宣布裁员甚至倒闭,这直接反映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IDC可穿戴设备团队研究经理拉蒙·拉马斯(Ramon Llamas)表示:“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在成熟和扩大中。
与可穿戴设备市场刚刚兴起时相比,如今的产品已经迈出了好几个层次。
无论是在外观方面还是在外观方面,市场日趋饱和,并非所有制造商都能成功。
“市场仍有两个领域持续增长——智能手表和基础智能手机。
可穿戴设备(不运行第三方应用程序的设备)市场。
IDC移动设备跟踪团队高级分析师Jitesh Ubrani表示:“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分工。
智能手表致力于为每个人提供全方位的体验。
而基本的可穿戴设备,如健康手表、戒指、智能服装”Ubrani 还表示:“目前认为基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表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观点是短视的。
整体市场的发展,功能以及价格和性能的巨大差异可以区分这两个类别,也为未来几年的前五名可穿戴设备提供了充足的增长空间。
厂商们延续了年初的势头,成为了可穿戴设备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新推出的Alta和Blaze已实现出货量破万台,开启时尚健康追踪设备的新篇章。
Fitbit 之前成功的 Surge、Charge、Charge HR 和 Flex 的出货量已大幅下降。
不过,凭借合理的产品细分组合、良好的价格策略和强大的品牌领导力,Fitbit 在市场上的地位仍然非常稳固。
小米今年一季度取代苹果,位居榜单第二位。
小米扩大了其价格实惠的健康追踪设备阵容,增加了心率监测功能。
并且最新产品还推出了儿童手表,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小米的成功目前仅限于中国本土,在本土市场之外扩大产品影响力仍将是小米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Apple Watch 满足了公司的预期。
尽管其销量和收入远不及iPhone、iPad和Mac,但这并不能阻止已经出现的下滑趋势。
但在新版Watch发布之前,苹果应该继续更新Apple Watch表带,以确保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Garmin稍微领先于三星,主要是因为其运动手环和智能手表对专业运动人士,尤其是高尔夫球手、跑步者和健身爱好者的吸引力。
Garmin不仅增加了两款新的健康追踪设备vivoactive HR和vivofit 3,还推出了专为骑行者设计的首款眼部可穿戴设备Varia Vision In-Sight Display。
凭借 Gear S2 和 Gear S2 Classic 智能手表的成功,三星跃居第五位。
Gear S2 与大多数其他智能手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极少数具有蜂窝连接功能的手表之一,无需始终连接到智能手机。
Gear S2不仅兼容三星手机,还兼容其他Android智能手机,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
然而,Gear S2 的应用程序选择不如 Android Wear 和手表操作系统。
《小天才》与三星并列位居世界第五。
这是田小菜第二次进入全球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前五名的榜单。
上一次是在今年第三季度,它凭借Y01儿童电话手表首次登上榜单。
今年,小菜田推出了另一款儿童电话手表Y02,在防水性和耐用性方面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