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希望华为永远不要上市,希望国人能够保护华为!回想当年,国内股市和香港股市并不接受同股不同权的科技公司上市。
现在不可以了吗?解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对于华为上市的市值,其实有很多说法。
估值最高的人认为是1.3万亿美元,而估值较低的人则认为华为的市值只能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差不多是1700亿美元。
中间相差7倍左右。
但如果你真正看看国内其他科技巨头,这两个答案其实都有点极端。
我认为估值应该在4000亿美元左右,甚至更高。
为什么不是1.3万亿美元?这个1.3万亿美元的估值是中国工程院前联想总工程师院士倪光南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的。
作为德高望重的科学专家,他已在联想任职多年。
联想今天的成功与倪老有很大关系。
倪老一直倡导“科技、工业、贸易”的道路,这与华为今天走的道路是一致的。
倪老非常钦佩华为。
倪光南院士华为5G技术领先世界。
其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吸引了万千关注,处于技术前沿。
从华为的发展潜力来看,倪老给予华为如此高的估值也是合理的。
一家敢于为国内企业做出榜样的公司,值得拥有如此高的市值。
但从现实角度来看,1.3万亿美元的估值确实太高了。
目前,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微软和苹果的市值才勉强达到1万亿美元,在这条线上波动。
从综合实力来看,华为确实弱于苹果和微软。
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
为什么超过1.2万亿元?胡润百富给出的市值为1.2万亿元。
作为国内非常权威的机构,这个估值虽然有点保守,但也比较现实。
作为权威机构,胡润百富给出的估值是基于华为规模、员工数量、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得出的。
不会夸张,只会稍微保守一点。
1.2万亿元的估值确实有点低。
为什么是4000亿美元?我给自己的估值是基于国内顶尖互联网公司的市值。
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都在4000亿左右,华为的实力并不比这两家上市公司逊色多少。
2018年,华为营收7(7200亿)是腾讯(3100亿)和阿里巴巴(4000亿)之和。
华为净利润600亿,阿里巴巴净利润700亿,腾讯净利润800亿。
虽然华为的净利润率不及华为,但净利润也处于同一水平。
阿里巴巴市值截图和腾讯市值截图。
1.2万亿元的估值确实有点低,而1.3万亿元的估值则太高了。
最后,对于华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自己的发展。
虽然会困难很多,但是会更安全。
一旦上市,对于华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它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以eBay为例,它现在面临着被恶意分拆的命运。
如果从营收和利润的角度来衡量,华为的市值估计逊色于苹果。
但华为的技术储备涵盖了苹果、高通、思科、谷歌、诺基亚甚至英特尔、微软,其技术并不亚于这些巨头,尤其是在当前的贸易战博弈中。
目前形势下,华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苹果。
此外,IPO后市值波动将严重影响华为高级管理层对未来高端技术的决策和投资。
一些高度战略性的技术很可能会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股东否决,因为它们短期内无法产生利润,或者可能会受到市场价值波动的干扰。
这也是任总坚决不上市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希望华为永远不要上市,希望国人能够保护华为!理性分析。
如果华为上市,根据华为目前的业务分析,市值大概在20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排名应该都比较靠前。
首先我们从业务角度来分析一下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和通信设备业务。
规模大致相当于美国的思科。
利润稍差。
估值将低于思科。
一千亿美元应该够了。
另一个是消费业务。
那就是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业务。
根据小米等公司的估值,去年的收入约为 500 亿美元。
估计估值约为700亿美元。
再加上其他一些业务,比如华为云、海思等业务的估值。
40至500亿美元的多重估值应该不成问题。
因此综合估值应该在2000亿美元左右。
当然,如果是在中国,估值可能会高一点,但不会高到宇宙第一。
国内投资者也不是傻子。
以华为约90亿美元的利润为例。
在中国四十倍的估值应该是比较高的。
相应估值为3600亿美元。
最初的市场疯狂程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但并不比腾讯、阿里更可怕。
剩下的就是上市问题了。
事实上,如果华为打算上市,它就会这么做。
应该有一个方法。
华为自身的现金流还有70到800亿。
用自己的现金先集中公司的股权。
然后挂牌后返还给员工。
这个方法也是可以的。
总之,只要你有决心,想要上市有什么办法吗?回想当年,国内股市和香港股市并不接受同股不同权的科技公司上市。
现在不可以了吗?解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