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项目从开发到发布的整个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环境来测试和运行项目。最基本的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准生产环境、生产环境1.开发环境开发环境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程序员把项目放到自己的电脑上,配置好,运行项目,然后那么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开发,这个开发环境方便我们程序员开发功能和调试bug。2、在测试环境开发完一个功能,让其他测试人员测试,但我们不能直接把他们叫过来,连接到我们自己本地的开发环境进行测试。一是有些问题无法模拟(比如数据问题),二是你自己的代码和环境经常变化,不能保证其他测试人员测试时环境和代码完全一致。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了测试环境的概念。公司搭建服务器,连接专用测试数据库(数据库必须与真实数据库隔离,否则用户数据不会被篡改),配置完成。一个专门供测试人员连接和测试的环境。在我们提交代码之后,组长或者其他人员通常会将我们的代码发布到测试环境中。这时候,测试人员就可以愉快地发现bug了。3、准生产环境对于一些公司来说,功能开发测试好之后,并没有直接在APP中上线,但是我们1月份做的功能可能会排在5月份上线,但是需要测试真实环境,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这时候,一个准生产环境就诞生了。您可以将其视为生产环境的克隆。数据库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备份隐藏能量而已。(ps.由于项目性质和类型不同,部分项目可能不需要此环境)。4、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就是我们开发的功能到时候会放到APP或者网页里面,里面所有的数据和东西都是真实的,也是用户正常使用的环境。生产环境一般是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较少的Release,这样即使生产环境出现错误,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5.预发布环境、灰度发布、生产环境各不相同。1、预发布环境一般是连接生产环境的数据库,生产环境的数据用于测试。2.灰度发布版本预发布环境过后,灰度发布。由于一个项目一般部署到多台机器上,灰度1到3台机器看新功能是否ok比较方便。如果失败了,只需要回滚几台机器即可。注意,由于是灰度发布几台服务器,所以一般使用跳板机,然后绑定域名,保证只访问最新代码的服务器。3.生产环境所有服务器上的代码都已经是最新的。接口测试和接口文档生成工具:api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