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和加密的一种技术,它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效率,被认为是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跨国量子密钥分发,为构建全球量子互联网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这项创举是由潘建伟团队与奥地利、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利用了中国于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欧洲地面光纤网络。通过将“墨子号”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了从中国到欧洲之间的双向量子密钥分发,即使用量子态来加密和解密信息。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因为任何对量子态的观测或干扰都会导致其改变或消失,从而暴露出入侵者的存在。
这项成果标志着潘建伟团队在量子通信方面又一次领先于世界,继2017年首次实现了跨洲量子通信之后,又打破了距离和地理障碍,实现了跨国量子通信。这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量子科技合作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建立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全球信息网络提供了新的可能。
潘建伟教授表示,这项工作是在“墨子号”卫星运行五周年之际完成的,展示了中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他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探索更多的量子通信应用场景和技术难题,为实现量子互联网的愿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