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宅经济”进入数字时代

时间:2023-12-20 13:31:46 数码发展

打开亚马逊网站,你可以发现这家在线零售巨头已经发布了1000多个在家工作的全职职位信息,包括技术开发、销售等、运营、人力资源等。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法国此前颁布了新的劳动法并放宽了远程工作规定。 2018年,法国企业远程办公人数同比增长25%。

随着在家办公越来越流行,“宅经济”备受关注。   简单来说,“宅经济”就是“宅在家里”的经济,包括在家消费和在家工作。在日本,特定群体的消费内容和模式不仅定义了家居消费文化,还直接推动了动漫、电子游戏及衍生产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人们希望通过远程办公摆脱通勤之苦。

如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大众消费和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集中的消费和工作已经被远程在线、分布式、个性化的模式所取代。至此,“宅经济”已进入数字化时代。   “宅经济”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家居消费中,网络购物盛行,近年来快速增长的O2O到家服务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预计2019年至2023年全球在线外卖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远程办公市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美国人力资源服务公司Kelly Services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至少有部分时间远程工作。

对于亚太地区的受访者来说,这一比例甚至更高。高达37%。

  科技是推动“宅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界限,使距离不再是问题。借助VR、AR和传感技术,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美丽和运动。

在线医疗、理财、教育已成大势所趋,智能手机、智能音箱、家庭陪伴机器人功不可没。如果没有5G、云计算、视频会议、在线协作技术和各种在线应用,远程工作可能仍停留在小众阶段。

技术与产业相互作用。巨大的需求催生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转型。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技术优化和成熟。   对于一些传统行业来说,“宅经济”是一种“破坏性创新”。

曾经拥挤的传统零售、餐饮、旅游、健身、教育等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然而,人们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被抑制,而是消费和生活方式被重塑。

这一转变为企业转型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零售企业经历了数字化转型,从单一的线下渠道向全渠道模式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然而,“宅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挑战。首先,企业需要平衡用户体验和效率之间的矛盾,让消费者在家就能享受良好的服务,员工在远程工作时也能顺利协作。同时,企业还必须考虑业务效率和价值。

其次,企业需要避免因协作不足而导致效率下降。零售或电商企业前端的快速配送和配送,需要后端供应链和生产环节的同步配合。个人在家办公需要部门、公司、合作伙伴等的协同支持,物理空间的细分化和大规模分布,对“宅经济”的后端链条系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协调要求。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效率约束逐渐减少,“宅经济”也将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