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合适的副本集成员数量和类型
副本集的成员数量应该是奇数,这样可以避免在选举过程中出现平票的情况。一般来说,3个或者5个成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如果超过7个成员,可能会增加网络开销和选举延迟。副本集的成员类型可以分为普通成员、仲裁者(arbiter)和隐藏成员(hidden)。普通成员是指可以参与选举和复制的服务器,仲裁者是指只参与选举但不存储数据的服务器,隐藏成员是指不参与选举但可以复制数据的服务器。仲裁者可以用来增加副本集的奇数性,但是不提供数据冗余,所以应该尽量少用或者避免使用。隐藏成员可以用来做备份或者报表分析等特殊用途,但是需要注意设置合适的优先级(priority)和延迟时间(slaveDelay)。
2. 设置合适的心跳间隔和超时时间
副本集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定期发送心跳包(ping)给其他成员,以检测其是否在线。心跳间隔(heartbeatIntervalMillis)是指发送心跳包的时间间隔,默认值是2000毫秒。超时时间(electionTimeoutMillis)是指在没有收到主节点心跳包后开始发起选举的时间,默认值是10000毫秒。这两个参数会影响副本集的敏感度和稳定性,如果设置得太小,可能会导致频繁的选举和切换,如果设置得太大,可能会导致故障恢复时间过长。一般来说,根据网络状况和业务需求来调整这两个参数,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 优化写入关注度和读取偏好
写入关注度(write concern)是指客户端在写入数据时需要等待多少个副本集成员确认写入成功,默认值是1,即只需要主节点确认。读取偏好(read preference)是指客户端在读取数据时可以从哪些副本集成员读取,默认值是primary,即只从主节点读取。这两个参数会影响副本集的数据一致性和负载均衡,如果设置得太高,可能会降低写入性能和可用性,如果设置得太低,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和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