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旧貌改观,物联网发挥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各种智能技术成为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向智慧农业转型的关键。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在改变传统农业旧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融入传统行业。对于传统领域,物联网在助力智能互联、推动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将物联网作为发展重点,不断加大对物联网的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和应用探索。从全球范围看,物联网产业发展已初步取得良好成效。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互联网连接总数已达120亿,相关设备超过70亿。预计2025年设备数量和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20亿和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也进入爆发期,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2020年以来,我国物联网发展再次迎来多重机遇。一方面,疫情的影响加速了个人、企业、政府、行业对物联网的应用,掀起了火爆的发展浪潮;发展引领,加上各项红利政策??的出台,物联网的发展和商用正式进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物联网与农业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农业物联网的价值也得到进一步释放和凸显。众所周知,一段时间以来,受各国农业特点、国情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传统农业面临着不小的危机。其中,农业人口减少和人口红利下降导致的农业劳动力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也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质量不高,难以满足需求。而物联网的引入和作用,恰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福音。物联网可以将种植、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数字化、网络化。通过对各类农业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实现农业种植、生产实时检测、农业经营决策智能化升级,对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实际产量和安全水平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如今,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出台,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更加广泛和成熟。物联网与农业领域的融合,不仅推动了智慧农业的快速普及,也为物联网产业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舞台”。那么未来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物联网呢?智能制造网认为,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降低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成本。目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尚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初期,实施成本较高。物联网设备要想得到广泛应用,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让很多农民和养殖户望而却步。基于此,我国需要加大物联网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以降低应用成本。二是加大农业物联网安全保障力度。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激活了数据惊人的价值,使大数据成为核心资产。但数据的高流量、高价值也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保障农业数据安全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我国应引导相关企业和农民更加重视农业数据安全,依法合理监管和使用农业数据。最后,要完善农业物联网标准建设。现阶段农业物联网应用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在数据采集、传输、平台接口、传感器等技术标准方面存在不足。很多企业的标准各有特点,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影响产品应用的通用性。因此,我国今后也需要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