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全球IT巨头纷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谷歌先后收购了DeepMind和以Kaggle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IBM打造了Watson平台,百度进军无人车,阿里进军无人车携手杭州市政府打造“城市数据大脑”、腾讯成立AI实验室……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之所以说是一个时代,倒不如说是一个时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风口”,是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悄然拉开,人类历史即将再次被颠覆!“革命”的本义是指改变命运,后来的词义的扩大泛指重大创新,不局限于政治,是一种彻底的颠覆,推动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使事物从旧的跃升到新的高度。新的。凡是能冠以“革命”二字冠冕的,都是引起社会关系深刻变革、推动人类历史突飞猛进的重大事件。工业革命之所以被称为“革命”,就是这个意思。前三次工业革命:颠覆,还是颠覆!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60年代。Hargreaves,一位普通的英国织布工,发明了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珍妮纺纱机。纺纱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项发明的重大意义:它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革命的真正标志是十年后苏格兰数学仪器制造者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世界工业进入了蒸汽时代。从生产技术来看,机器代替人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代替个体作坊手工生产。从社会结构看,传统农业社会开始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社会明显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小镇的兴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发电机的诞生,将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带入了“电力时代”。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的相继出现,为人类社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勘探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出现,石油与电一样成为极其重要的新能源;远洋船舶和飞机的快速发展。从生产关系看,垄断和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从经济结构看,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城市发展来看,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生活方式来看,种类繁多的家用电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原子能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人类带入了全新的航天时代。一门新的生物科学的出现打开了大门。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体现了技术革命的概念。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城市结构来看,公共交通(如公交车)的出现,将城市空间转变为密集的路网、复杂的土地利用、开放的街区、智能的增长。从生活方式来看,汽车、飞机、铁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出行距离。再加上互联网和电脑的出现,世界已经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地球村”。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科技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抢占的制高点。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在颠覆性地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重塑产业、城市、生活乃至国际关系。谁能抓住机遇,顺应潮流,谁就有机会成为“革命”领袖,带头领路。一个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打开未来之门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一个与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的发明同等重要的新生事物应运而生——人工智能,它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全球。.什么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人工智能提供素材,机器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学习——用人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而是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城市形态、生活方式和技术结构发生颠覆性变化。产业结构变化:跨界融合助力升级一方面,围绕人工智能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包括智能软硬件(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如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车辆(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无人船)、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智能终端(如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物联网基础设备(如如传感器、芯片),形成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高端产业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制造业、农业、物流、金融、商业、家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商业、智能家居行业。通过推进智能工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城市形态变革:立体空间、高效管理人工智能不是未来城市的全部,但将从根本上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管理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历史上,畜力车和步行交通方式决定了城市道路狭窄、规模小。汽车的出现促使了以道路为基础的人车分道的城市设计。公共交通的出现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在未来,以无人驾驶、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交通方式的普及,将促进城市立体空间(尤其是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从而带来更加立体的空间。立体和多方面的城市规模。同时,人工智能将推动城市管理方式升级,包括智慧政务、环境监测、数字社区、应急指挥等,智慧基础设施遍布全城。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将大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生活方式的改变:自由度高,三生有幸早上起床洗漱,智能镜上可以看到今天的天气预报、新闻摘要和约会提醒;早餐后,您的全自动汽车已经停在门口,如果您将目的地设置为办公地点,您就可以坐在座位上,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上班不用担心宠物,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它和机器人管家开心玩耍;提前开空调,给自己营造一个凉爽的环境……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仅是充满想象的生活,更是一种“三生有幸”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人们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极大丰富,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体验生活。万物互联带来了高度的自由。人们可以乘坐智能汽车快速到达任何目的地,也可以通过更多样化的社交媒体与人进行超越地理空间的交流。科技格局变化:中国崛起引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被动开启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失去了追赶世界科技潮流的重要机遇;第三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作为追随者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次,中国应该是领头羊。2017年7月8日,国家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不是由科技部、工信委,也不是几个部委,而是国务院直接牵头。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正在举国抢占人工智能的制高点。而中国本身也确实具备引领人工智能的条件和潜力。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集中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和英国。三个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其中,“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位居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已达15745件,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工智能论文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规模约为26亿美元,远高于以色列和印度……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强大人工智能实力的彰显,这也决定了中国将进入世界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的技术阶段。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第四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大幕已经拉开,人工智能正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为诞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自豪,为中国能够扛起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旗而自豪。而面对人工智能打开的未来之窗,你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