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回顾2020-2021年用户体验设计趋势的文章,通过回顾2020年,再从视觉、交互和技术三个方面technology的拆分描述。由于文比较长,大家可以找个比较空闲的时间,躺下来重新开始看。希望以下内容能为2021年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一、社会背景要想探寻未来趋势,就必须了解时事和过往。因此,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2020年的变化。2020年因为疫情,协作、云、即时通讯、电话会议、AI智能等成为远程办公的必需品。当前,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后疫情时代已经到来。很多一开始没有的习惯,在发现新的工作模式更有效率后,都保留了下来。这些保留下来的习惯在2021年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1、各大厂商的变化在视觉设计方面,各大设计语言纷纷推出新的设计版本,突出各自的设计风格,构建各自的视觉护城河。谷歌发布Android11,苹果发布iOS14,微软继续推进FluentUI设计理念。在国内办公领域,腾讯文档推出了类似FluentUI设计理念的风格。GraphiteDocs依然保持着独特的东方韵味。飞书发布飞书文档,继承了飞书一贯简洁的UI和活泼的插画风格。Google的Android11基于MaterialDesign设计的Android11。装饰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UI细节开始倾向于使用圆角。在颜色方面,它选择了更加协调的配色方案。和之前的版本相比,纯度有所降低,显得更高级了。苹果iOS14UI设计延续了原有的风格,清晰的字体,大圆角的使用,加上丰富的动态效果,并加入了很多贴心的新功能,比如浮动视频播放和主屏小部件。微软的FluentUI是微软提出的跨平台设计方案。支撑设计理念的关键词有深度、材质、动画、光等,听起来很像MaterialDesign。不过在最终的视觉呈现上,微软会更贴近真实世界,比如透明的磨砂玻璃效果,或者更多的三维图标。2.社区流行的设计。2020年Behance和Dribbble有很多以3D插画为主视觉的设计方案。由于技术的发展,设计师可以借助Figma或Dimensions轻松创建所需的3D材质。关键是这不是设计方案中的“花瓶”,因为3D图标已经在最新的Mac系统BigSur中使用,相信未来还会继续挖掘3D应用场景。2020年初在Dribbble上流行的一种风格叫做“neomorphism”,就是把投影发挥到极致的效果。正如作者所说:“让我们想象一下,在移动界面设计中,投影的形式如果发展得更好,未来的界面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的愿景。”neomorphism的视觉表现确实很惊艳,安卓也出过12个neomorphism的宣传视频,但是主观感觉这应该很难广泛应用到实际产品中二、UI设计1、设计服务于内容设计重在表达内容,这是从包豪斯到现在一直遵循的规则,这个理念也将延续下去。设计目标最终将是向用户传达关键信息,让用户知道他们为什么在这里,这里有什么,以及他们可以去哪里。随着技术的发展,形式一直在变化,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这不仅仅是平面设计所独有的。学习使用综合方法,如动态效果,交互,或实现设计目标的智能推荐将是未来常见的设计手法2.更大的圆角过去因为屏幕分辨率太低,四个c窗口的角通常会使用直角,因为圆角会出现锯齿或模糊,这会影响界面的外观。不过,移动终端的屏幕素质早已超越了纸质媒体的印刷技术,圆角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认知中,圆角是儿童的专属,是一种更友好的表达方式。经过几年的发展,这种偏见正在逐渐改变,因为圆角也可以做的很高大上,设计也可以很潮流。苹果永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最新的Mac系统BigSur整体变得更加圆润。窗口的四个角从之前的10px增加到20px,新的控制中心也沿用了iOS14的设计风格和布局。再次值得一提的是,微软也开始尝试在概念中使用圆角Win10草稿。所以这个趋势还是挺值得关注的。3、用有意义的插画提升用户体验设计师往往陷入形式主义,忽略了应该表达的内容,尤其是插画。或许每个设计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为什么他们还是相继陷入自我满足的陷阱?或许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内容过于直接或者元素过于平凡时,很容易让作品变得无趣,悖论就在于此。那么如果设计师不想脱离内容,又不想设计出无聊的设计怎么办?这就要求插图要有意义,而不是被简化为纯粹的形式。优秀的插画所承载的信息量,可以远比文字或界面UI丰富。4、新材料与新模仿包豪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清晰感觉和准确认知的设计师”。因此,在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中,会要求学生研究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在UI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素材,这在拟物化时代就可以得到证明。但在2020年初,当一位设计师发现了一种新材料并将其应用到UI设计中时,一时间整个社区都火了起来。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新同构”。世界充满了可能性,所以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材料被发现或以新的方式使用。比如2020年下半年,另一种风格开始回归“毛玻璃”。其中,我们所熟知的钉钉在钉钉6.0的设计理念中融入了磨砂玻璃的效果。在社区中,磨砂玻璃也被应用在各种UI场景的卡片、弹窗或者图标上。说实话,磨砂玻璃的材质真的可以加分不少。5、自然的界面和动效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能够让人感到熟悉和安心的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王敏老师说:“科学求真,艺术求美,设计为善。设计可以作为一个节点,统一真善美。”连接人与产品的纽带是UI界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信息内容,还有用户体验,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最终会赢得用户的青睐。自然的动效不是开合那种炫酷的效果,而是让界面的过渡更加自然合理。为使界面体验更自然,必须遵循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如重力、摩擦力、向心力、浮力等动态效果。6、来自未来的风采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觉得未来近在咫尺,却又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我相信承载UI的媒介一定不仅仅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设备。VR、AR或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发展,将使UI设计有更多的可能性。赛博朋克2077可能离我们并不遥远。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真正满足全球屏幕阅读无处不在的社会需求?这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7、深色模式2020年各大厂商都推出了深色模式,这已经成为如今APP的标配。除了深色模式,未来还会在可见性、场景、实施成本等方面进一步打磨。三、插画风格1、更具装饰性的平面插画风格虽然到了2020年,无论是社区还是实际项目,很多设计师都开始热衷于3D插画,就连苹果和微软也不例外。但谷歌继续坚持自己的设计风格,平面装饰插图。比如Android11使用了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装饰,相关插画也更加扁平化。这种坚持必然有其重要的原因。装饰插画对各种画面的适应性更强,在绘图成本和实施成本上也会更有优势。在屏幕媒介没有发生颠覆性变化之前,我认为平面装饰插画会在未来大放异彩。2.情感插画设计在远程办公的后疫情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如何缓解合作的疏离感。如何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打破遥远空间的束缚,让协作更加身临其境。这时,情感化的设计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比如近几年流行的emoji头像,或者各种表情包,它们让交流双方产生情感共鸣,而不是面对冰冷的屏幕。3、插画的组件化和创新皮克斯的技术革新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从而改变了整个动画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未来的插画需求会越来越多,也需要有独特的创新,这就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AntDesign的HiTu在SEECon??f中提出解放图形生产力,即将插画的组件化,有效提高插画的效率。不过在插画库的维护方面,还需要进行设计创新。因为效率的提升,设计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更多的创意工作,然后将新的创意融入到组件中,最终完善整个插画组件库。四、交互方式1、多屏协同办公KevinKelly在《必然》畅谈未来生活方式。他认为,我们未来的环境将充满各种屏幕,这些屏幕将出现在各种事物的表面。从我们起床到晚上睡觉,屏幕阅读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现在的人设备五花八门,多屏协同是必然趋势,无论你是与人协作,还是独立工作。万物互联这个话题由来已久。2020年,华为鸿蒙系统发布跨设备分布式交互,实现多屏协同。我觉得这将是重要的一步。2.二次验证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中最关键的一步。我们一般使用ID和密码登录,为了验证您不是机器人,我们还会添加人工输入的验证码。如果有其他设置选项,我们的登录交互会很长,有时会出现登录失败。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很多用户可能在前几步就失去了耐心。移动设备拥有丰富的传感器,准确度也在逐年提高。随着指纹、人脸、虹膜等技术成本的下降,这些技术越来越普及。如今,利用新的身份识别技术,可以轻松完成各种身份认证。3、单手交互的挑战当年,钢柱乔坚持单手操作,而现在,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单手操作已经是一种奢望。为此,各手机品牌纷纷想方设法改变交互方式,以实现单手操作,以此作为宣传噱头。双击iPhone上的主页按钮或在虚拟主页按钮上向下滑动会将整个内容向下移动半个屏幕,从而可以轻松地用一只手操作顶级功能。实现您的目标的第一步是找到一种方法,使您的拇指触及范围内的功能。但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拇指本身并不是很灵活,只能单点触摸,那么什么样的交互形式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交互需求呢?4、折叠屏屏幕可扩展,将是移动办公的重要转折点。无论是需要长时间编辑的文字、无限画板的表格,还是需要强大美化功能的演示文稿,都需要足够大的屏幕才能有更好的体验。折叠屏的出现,让手机可以替代平板电脑,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由于成本原因,折叠屏在大众眼中还是新鲜事物。但我相信,成本在未来不会成为问题。更重要的是,屏幕形态的变化会对交互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挖掘其真正的潜力。五、技术升级1、注重隐私保护自MIUI12隐私功能发布以来,APP获取隐私的频率大幅下降,使得应用的行为越来越规范,也因此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相关国家机构和媒体。在凯文·凯利的《必然》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未来的场景,我们的各种状态都会被设备追踪,从你的地理位置到你的心跳,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上传到互联网后,设备可以推荐各种商品或通过过去的分析为您提供服务。这很美好,但也伴随着许多风险。在?的电影剧情中,各种不可预知的灾难都是由先进的窃听技术引起的。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注意隐私的保护。2、智能自动化办公在2019年的GoogleI/O大会上,GoogleLens展示的AR点餐功能可以智能识别用户扫过的菜单,直接在屏幕上呈现美食网站的相关推荐。识别收据信息后,可快速提取收据上的金额,自动弹出计算器,快速帮助用户计算人均消费,节省人工计算的时间和成本。在办公场景中,如何帮助用户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让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内容。将排版规范、素材提取、文件管理、功能搜索等琐碎事务交给人工智能。在之前的工业时代机器的赋能下,人的生产效率有了飞跃,下一个效率的提升将是人工智能。3、脑机有希望学习“量子阅读法”吗?也许实现5分钟快速阅读10万字不是梦。Neuralink发布了脑机接口LinkV0.9版本,并且已经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实验。他们将微芯片植入猴子的大脑,然后让它通过意念玩电子游戏。虽然这款产品在人类中普及的概率几乎为零,但对于人类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的设备将不仅仅局限于可穿戴设备,而是与人体紧密相连。或许你可以想象,未来人们会在科技公司楼下排队更新升级自己体内的“机械器官”,就像在医院预约一样。4.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如果要说下一个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变革,我想是VR和AR。在交流方面,体验会变得更加真实。远距离通信的效率往往很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空间上的距离感,空间上的距离会造成双方链接的不稳定,因为双方无法实现眼神、身体等信息的交流。能做的事情需要反复的语言交流,甚至可能陷入各种尴尬的境地。除了交流之外,VR和AR在工作、生活、学习等领域也将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媒介的属性不再是二维平面,而是三维空间,这使得它能够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互动体验。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进入了更多人的生活。这已经成为今天的人类文化,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回顾10年前,智能手机是一种新奇事物,而今天它们是一种商品,从现在开始回顾10年后,有些东西在今天会有同样的感觉。5.5G的使用依稀记得上大学时4G时代的到来。旁边的人都在说网速有多快,听音乐看视频一点都不卡。如今5G普及,网速再次提升,外界对此褒贬不一。最常见的话题是“5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些人认为这只会改善我们的生活。也有人提出,VR/AR全景直播、高清电话会议、无人机作业、自动驾驶等技术将更加成熟。不管怎样,5G在2020年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终于普及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5G将对很多领域产生质的影响,尤其是依赖网络环境的场景。其中包括办公领域、云端大文件、协同办公或远程会议。5G将为这些场景提供更好的体验,让更多的可能性成为现实。这篇文章是对当下的反思,希望能对2021年的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的越多,对未来的趋势越是迷茫。一篇文章无法涵盖所有??内容,不足之处还望大家谅解。未来,可能会出现无数的黑天鹅,或者因为技术的爆发,新的趋势突然兴起。未来难料,让我们一起拥抱变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