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用单链的逻辑推理来解释一个结果,因为人脑太笨了,越是简单的信息越容易被理解人们去理解,但实际上现实世界不像数学严谨简单的世界,一个现象或结果通常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些原因是无法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推导出来的,这就导致了逻辑推理中的很多陷阱现实中,看似很有道理的推理其实根本不成立。想象的逻辑陷阱之一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推断结论。原因与结论无关,但由于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往往听起来很有道理,不加深究就是胡说八道。罗辑思维经常做这种事。举个小例子,有一天罗胖问为什么几乎只有人类才有眼白?因为动物要遮住眼睛,所以不能有眼白,而人类最需要他人的帮助。眼白帮助别人了解自己的情绪,有利于社交,所以才会发育眼白。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却不是这样。很多人用进化论来解释某些人的特征,而忽略了它的条件,即特征必须有更大的生存率增加,才能实现适者生存。眼白符合这个条件吗?试想一个部落,每个人都没有白眼,突然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白眼人,然后这个白眼人就会很受欢迎,大家只会和他一起繁衍生息,把基因传下去,没有的白眼会被淘汰吗?这根本没有意义。如果眼睛发白不是突然变化,而是逐渐变淡,那与眼睛发白没有关系。它根本不决定存活率。更何况哈士奇先生还有白眼珠,纯属胡说八道。让我们谈谈进化论。进化论显示出一些被滥用的迹象。按照这种思路,很容易用进化论得出与现实不符的结论:作为一个原始人,在婴儿死亡率高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女朋友?后代成活率高,自己的基因能有竞争优势吗?当然,选择女强人更好。在怀孕期间,可以更好地保护胎儿。天生身体强壮的孩子,身体强壮的几率就大,成活率自然就高。再加上原始人温饱无保障,闺蜜有点肥肥可以抵御突然的粮食短缺,这样就会被一代代淘汰。喜欢强壮女性的雄性后代存活率高,不喜欢肥壮女性的雄性基因逐渐被淘汰。因此,据推测,现在大多数男人应该更喜欢强壮和肥胖的女性。这种猜想在日常笑话中胡说八道、忽悠人的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要拿来当论据说服别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第二种捏造现实,就是为了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无视现实,或者捏造现实的一部分。比如周鸿祎在宣传他的微创新理论时,经常提到一个例子,就是iPhone是怎么来的?它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微创新过程。先做一个只能听音乐的小iPod,然后想是不是可以给iPod加个屏幕,变成iPodtouch,再想是不是可以不加通话功能,变成iPodiPhone。在这里,有一步步的微创新,很多微创新汇聚在一起,造就了一部iPhone。这是有道理的,但这是现实吗?事实上,iPodTouch在iPhone推出仅8个月后问世。没关系,在进行这种逻辑推理时完全忽略了这些现实,捏造了“iPhone是从iPod一步步改造而来”的现实。老周理所当然地为自己的论点拼凑论据,随意捏造事实,让人听起来很有逻辑,而且很容易说服不了解事实只考虑逻辑是否正确的人,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废话。第三种是所有的论证和结论都是事实,只是在导致结果的众多原因中选择有限的几个原因,得出这些原因导致结果的结论,即偏概而论。一个典型的应用是对成功的研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只选了努力/情商高/勇气等几个点来推断某人一定是成功的。还有一些养生的文章,XX因为天天打太极拳活到90岁。就像一些社会观点一样,美国因为民主而好。泛化应用最广,因为说的是现实,有一定的关系,推理很合理,人脑更倾向于相信简单的逻辑,往往无法处理错综复杂的真实world,所以概括很流行,这也提供了很大的辩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