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从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看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3-03-13 23:15:25 科技观察

从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看未来发展趋势重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刚刚过去的2018年,人工智能进入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到产业的高速增长期。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555.7亿美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50.2%。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三足鼎立的趋势,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美国硅谷是当今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聚集了以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为代表的2905家人工智能企业,组团发展。专利数量居世界前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企业总数已达670家,占全球的11.2%。论文总数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占比全球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投融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应用层,全球融资总额最高、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出现独角兽业务。欧洲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为657家,占全球的10.88%。欧洲通过大量科技孵化机构支持早期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率较高,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有500多家印度企业布局人工智能,发力于医疗、农业、教育、智慧城市和城市交通五个应用领域。基础层智能芯片的研发在全球市场规模中仍占据最大比重,约为55.6亿美元。此外,算法模型和智能传感器在尺寸上不相上下;技术层方面,语音识别占技术层整体规模的三分之二以上,达到118.9亿美元,其次是图像和视频识别;应用层市场规模分布较为平均,智能教育、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分别为43.6亿美元和43.4亿美元,占比均在16%左右。其他产业发展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笔者认为,着眼于3年内的短期增长点,基础层将受益于万物互联趋势的日益显着和开源生态的加速建设,智能传感器和算法模型产业将快速增长;在技??术层面,随着交互精度的提升,智能机器人产业和边缘智能、语音识别、计算机可视化的布局正在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在应用层,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延伸形成了智能机器人产业新的增长点,全球对公共安全治理的高度关注促进了智能安防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垂直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激发了智能内容推荐,催生了大量定制化需求。聚焦5年内中期增长点,基础层具备可重构能力的智能芯片,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从架构升级到人工智能落地,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应用场景;技术层在中国,随着交互式智能服务逐渐普及,自然语言处理不断走向知识驱动;在应用层,智慧医疗随着产业升级愈加紧迫,逐步探索高效优质应用,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着眼于10年内的长期增长点,笔者认为,技术方向仍在规划中,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显现,用户仍需进一步引导和拉动方向。研发能力强的典型企业和新锐企业科研机构有所布局,但基本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关注度。由于没有合适的商业应用方式,其中,在技术驱动下,智能驾驶将呈现“云车互联”的发展趋势,智能金融将受益于行业数据的支撑,全链条服务有望崛起,智慧教育将逐步实现全生命周期。定制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