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设计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灵感和悟性。我们的新设计师要不断磨练自己,经得起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点和自己擅长的,对自己要求更高,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并且善于观察和发现,随时让自己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这样灵感才能无处不在。。。。。多年的设计生涯,让我总结一些经验。为了更好的写出自己心中所想,一方面和很多圈内的朋友一起探讨,另一方面也搜索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写出一些对大家有所帮助的东西给大家。根据个人的想法和相关资料,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十点:1.做一个有目标有梦想的设计师。大家每天都在谈梦想,早上设计的slogan是:与梦想者同行。想要走设计这条路,一开始就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设计这个行业,是感情驱使,利益驱使,还是别的什么。现在我身边大学毕业还在搞设计的大学生已经不多了。只有少数。设计行业的女生基本都被淘汰了,只剩下三个男生。一个回老家在亲戚开的公司做设计,一个在旅行社做设计,也在设计的路上走走停停。设计需要坚持,从武汉到杭州,从杭州到上海,再到深圳、北京。最终,我来到了广州,在设计的道路上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每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有的只是孤单寂寞,但我始终相信自己可以走得更远。我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走这么远,只能说我是一个靠梦想支撑,努力生存的设计师。行走在设计与商业的边缘,围绕突破与沉默的边界,人因梦想而伟大,设计师因梦想而改变。一步的足迹容不得虚伪,要一步步前行。所以对于很多立志从事设计行业的年轻设计师,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雄鹰翱翔天际,鱼游浅底,虎啸深山,骆驼行大漠。.他们都找到了梦想的翅膀。我们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我们正在努力成为未来优秀的设计师。2、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开始。回顾我以前的经历,我真的很佩服自己。一路走来,有许多起伏。刚进设计公司实习的时候,自以为有专业背景,眼光比上层高。感觉看到步骤就知道怎么做了。我犯了很多错误,我的自尊心受到同事的严重打击。然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决定以学生的身份开始自己的修炼。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我总是犯错误。每次给导演看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总是被无情的打回去。我为之争辩过,争取过,但我明白,那只是不甘心。对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一定是因为能力不足,这是每个人初入职场必经的一段路。记得早上做设计的时候,客户委托了一个项目。前期用了一个月的精心准备,整个案子连续提交了4次,但都被召回了。每一个提案都没有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在之后的沟通中,我慢慢发现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设计的道路上遇到一个好的leader,让我改正,给了我学习成长的机会,同时要求我使用行业标准,真的是一件幸事。这时候,虽然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熟练运用,并没有因为犯错误而胆怯。多做,多犯错,你就会学到更多。不在乎犯错,而在乎你从这次错误中总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设计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需要你包容各个领域和行业的知识。作为设计师,要坦诚相待,能够包容各方意见,及时修复自己的人格缺陷。一路走来,正是因为不屈服于现实,勇于与困难作斗争,我们才能在失败中成长和蜕变。3.所有的设计都是从设计素材的收集开始的。很多设计师不注重设计素材的收集。他们认为找几张自己觉得有灵感的图片就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但他们不知道早期数据的收集是否完善将决定你最终的执行理想。上午设计,找资料的时间往往占项目时间的1/3。作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在项目前期收集大量数据,不仅可以收集到很多优秀的作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而且在收集的过程中,灵感会不断出现。MorningDesignPartnerWeiWeiLai曾说过:设计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寻找矛盾的焦点和解决的机会。调查分析能力决定了我们发现目标的水平。所以不要低估早期数据收集的重要性。之前的数据采集是怎么来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收集。1、从各大设计网站寻找设计资料,学会使用网站上的搜索按钮,让你事半功倍。Tips:使用关键字+空格+关键字+...在Youset.com上搜索,搜索率会更高!2.作为设计师,我需要有自己的数据库。我会把每次收集的素材整理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里,比如logo、海报、画册……。至于logo,我会分为科技logo、食品logo、服装logo等,毕业至今收集了大约100G的设计素材。同时,我会在我的大脑中建立一个虚拟图书馆,收集的资料被储存起来,但在需要的时候,从大脑中调动相应的资料,从而通过虚拟图书馆快速找到相应的数据文件。3.向其他设计师寻求帮助。好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系列,我们的GoodmorNing导师也是如此。在集合中查找与您的项目相关的信息,以便您轻松完成接下来的设计。4.导师是人生的灯塔。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个向导。每个成功的设计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总能遇到帮助他的人。对于我来说,我衷心感谢一路陪伴我成长的设计导师。在武汉认识的唐聪,带我进入了设计领域。在深圳,熊明君教我做品牌。上午的设计,刘玲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设计师。导师是我们人生航程中的指路明灯。他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他能让我们一句话就豁然开朗,达到开悟的效果。作为设计导师,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每次遇到瓶颈,导师都会耐心地教我如何度过,因为设计师的成长都是相似的。菜鸟设计师遇到过问题,设计总监也遇到过。他们知道解决方案。有时候一个好的设计导师不仅会教你如何设计,还会教你如何做人。不幸的是,很少有这样的设计导师。我创建了Goodmorning(微平台),希望凭借我们过去的经验,让年轻的设计师们能够少走弯路,懂得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向别人求助。熊大哥常说:“人就像一根弹簧,压得越用力,弹得越高。”我一直记在心里。5、学习“抄”的艺术这里所说的“抄”,并不是赤裸裸的抄袭。这只是简单的抄袭,远没有达到“抄袭”的地步。“抄袭”的真正境界是传承和弘扬,这才是真正的“抄袭”。这种“抄袭”是对原作的创新和还原。以达到最佳的意境和视觉目标。虽然原作的设计者不是你,但每个设计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这个作品。让这部作品流露出完美的气质和外貌。这就像产品的升级。一百年前诞生的产品,是多代人“抄袭”传承发展的结果。升华、优化。从优秀作品中捕捉设计师原创的设计思维和视觉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作品。“抄袭”在中文里绝对是贬义词。所以我们要反思的是,能不能把“贬”变成“赞”。我很清楚:虽然“抄袭”在设计学习过程中属于较低层次。但它的最终目的是升华!“抄袭”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设计师在“抄袭”中取得进步!支持“抄袭”。因为抄袭是学习。没有抄袭就没有进步!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抄袭”这三个境界。初级:复制同行,中级:复制同类行业,高级:复制自然。每个阶段的能力都不同,所以你要相信,我们很难创造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所有的创作都是基于我们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这些复杂的东西构成了创作的要素,我们的创作就是基于这些要素。把它分解,仔细考虑,把它放在一起。因此,“抄袭”其实只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而不是全部。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对“抄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6、敢于尝试,注重体验设计大师金太强说:“设计源于生活,创意的滋养始终在你我身边。”很多设计师都知道,创意最大的源泉是“体验”。你生活中的“经历”将帮助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思想。你能保证你能准确地创造出你从未见过的事物的本质吗?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会局限于电脑,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我之前收到过一个茶标志设计。经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决定用毛笔来制作茶叶标志。于是,我们买了毛笔和宣纸,按照自己想要的图形,一张一张地画。我画了30多张,每张都有十几个不同形状、不同角度的记号。接下来,我们把它们都放在地上,一个一个地看,一个一个地摘。感觉就像老师在检查试卷。付款在电脑上完成,创作完成。后来提出建议时,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这样的例子很多,因为只有敢于尝试,才能有所突破。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你需要知道它是什么,用什么来解决它。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请走走看看。当你遇到奇怪的东西时,尝试使用它们。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7、核心竞争力和专属灵感核心竞争力就是你拥有的能力,别人暂时无法超越。在一个设计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很好的显示一个人的能力和地位。老板接到一个项目,首先会想到这个项目可能只有你在公司完成,所以很容易如鱼得水。核心竞争力的技能,需要你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俗话说:人与人的成就之差在于八小时,核心竞争力的成就来自于你对时间的管理和个人意识。形状。因此,找准职业的定位非常重要。获取灵感的方式有很多种,找到一个专属于你的灵感渠道。灵感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点:1、设计相关书籍,Morning有自己的设计图书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设计公司专属图书馆。同事们每次早上找灵感和计划的时候,都会在这个图书馆里一一翻阅。许多优秀的想法都来自书本。2.设计网站,包括国内网站和国外网站。早上有空就去www.behance.net看看全世界有什么好的设计作品。下午去国内一些知名的设计网站看中国。原创设计。3、聊天,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需要有一个开始,比如:“哎,这个标志想突出某个特点,画几张草图,看看能表达出什么好的元素”通过QQ、微信、On-现场交流等方式让朋友知道你在做什么。只要你是朋友,我都会给你一些建议。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靠你自己,不过朋友们可以在灵感的过程中帮助你。4.其他,因为看过很多设计师的访谈,说到灵感的来源,各显神通,有的来自厕所,有的来自吃饭,有的来自游戏,有的来自电影,在其实获得灵感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有想法,就不用担心它是怎么来的。所以灵感来源于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你的灵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8.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了很久。我不知道如何巧妙地表达我的意思,这可能会招来责骂,所以我会稍微谈谈。在很多设计公司里,总监级别的很少看国内的设计网站,基本都是看国外的。由于现阶段中国设计发展时间不长,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日本严谨的设计、态度、过度的专注、精益求精、对细节的关注到了异常的地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中国设计师的平均年龄是30岁,而国外设计师是35岁。更高的是,国内的设计环境让设计师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做设计。他们基本上追求商业设计,华而不实的外观,过分强调设计表现的视觉冲击力而忽视设计本身的价值。结果都很可怕。我们既然从事设计行业,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设计。学习了他们的精髓,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中国设计”。九、当好“设计商人”。光做好设计还不够,还要学会卖设计。一个好的设计总监是沟通的高手。他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相应的作品,既让客户满意,又能在项目中起到带头作用,怎么称得上是一个好的“设计商人”?1、良好的自身形象才能保证客户的信任。一个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优雅的外表不是为了炫耀和炫耀,而是为了增加平等对话的动力和求婚的成功率。我们去甲方求婚,不一定非得是西装革履,但至少在视觉上看起来成熟、稳重、大气,虽然设计师心里想的像个孩子。2、设计原则经常在网上看到某局设计师说要有原则,要有底气。一开始接这个单的时候,有些方面不要后退,因为一旦开始,后面的工作不仅会一步步后退,还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如果能在一开始就端正心态,在不违反原则的问题上进行配合,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3、沟通事项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沟通技巧非常重要。沟通技巧的核心是:学会倾听。很多时候,设计师在不知道客户想要什么的情况下,就贸然去做,被客户通过后就向客户抱怨,但是一开始,你在意客户真正的想法,不要认为客户你说的就是你想要的。很多客户不一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是按照个人的感受描述一下,然后让你自己琢磨,你却觉得不是你想要的。不能怪顾客,当然也不能怪设计师,怪是双方沟通不好,一个急着看结果,一个急着想出方案,实在是不太好。此外,语言的运用也很重要。在与客户的交谈中,使用热情、自信的语言,这就要求你以饱满的精力去对待每一位客户。表达的韵律会增加表达的说服力,所以与客户交谈时要大声说话,切忌口头禅,切忌语速过慢,切忌口齿不清。中国有句古话,“人多礼不奇”。10、感恩设计之路任重而道远。一路上你会遇到很多人,有帮助过你的,有诽谤过你的,有陪伴过你的,也有伤害过你的,但不管怎样,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这条路。从毕业一路走来,导演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这是我一生的财富。每次去公司,心态都要归零:放空自己,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每一次都当成新的开始,新的体验,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治疗。我一直很感激一路上帮助过我的人。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关心和友情,我才能一直带着正能量走下去。对于以前设计公司的同事来说,他们不仅是同事,更是伙伴,朋友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人。我奉劝那些满腹牢骚的年轻人,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手上的工作上,对工作心存感激,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还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看看是否你的工作已经完成得很完美。如果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而不是挑剔的眼光,相信工作的心情自然会愉悦积极,工作的结果也会大不相同。怀着平静、快乐和感恩的心情工作,你将获得最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