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医疗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医疗的主要细分应用领域之一,市场规模达43.2亿2019年人民币,其中康复机器人占比47%,手术机器人占比17%,辅助机器人占比23%,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13%。有人将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比作医生的另一个大脑,一个具有更强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的大脑。有了它,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智能化服务,医生的工作效率将得到显着提升,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将得到很好的缓解。业内人士表示,在全国AI+医疗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AI+医疗相关市场也迎来了一波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近三年,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增速保持在40%-50%,目前规模已达210亿美元。同时,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慢病管理等领域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复合型人才厚度的增加,也为行业积累和发展创造了新的节点。预计2020-2022年,包括CDSS、AI+辅助检查、智能病历在内的核心医疗软件服务市场整体CAGR(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1.9%;2022年总价值将超过70亿元。据了解,目前各省市相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AI医疗研究成果应用,开展智慧医疗建设。例如,安徽省阜阳市卫健委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疗,鼓励应用智能医疗助手。该应用程序由科大讯飞提供;道玩家可以在上海进一步发展相关业务。在AI+医疗赛道中,医疗器械和医药仍是热门领域。上述报告显示,我国医药人工智能市场需求依然火爆,但趋于理性,技术逐渐成熟,科技巨头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医疗产业的融合,正在为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供新的动力。根据IDC数据,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占整个应用市场的近20%。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AI+医疗将继续关注如何解决全球医疗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的问题。然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医疗资源和服务供给已经到了瓶颈期,AI+医疗显得尤为重要。有业内人士建议,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应加快人工智能在我国基层医疗中的应用,构建健康医疗体系。中国。加快人工智能在我国基层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还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如今,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和推广。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弥合人才供需缺口,辅助医生诊断、疾病风险预警,支持药物研发,提高外科手术精准度……未来,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和医疗机器人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还存在不少瓶颈和痛点。打破瓶颈,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是医疗AI行业人士非常关键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