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气候变化正成为重中之重。时间不多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创历史新高,海平面在过去25年中总体上升了3英寸,而2019年是世界海洋最温暖的一年。对此,人工智能(AI)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应对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无疑具有巨大潜力,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人工智能当然不是灵丹妙药,但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我们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根据凯捷研究院的模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帮助消费品、零售乃至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实现高达45%的《巴黎气候协定》排放要求。人工智能有望减少16%的温室气体排放,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提供助力。提高能源效率据凯捷研究院预测,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能源效率提高15%。机器学习可以支持多层次的操作,从自动维护到泄漏监测,再到路线优化、设施管理和发电/配电效率。谷歌的DeepMindAI可以提前36小时预测风向,优化风电场方位。此外,电力系统会产生大量数据,能源公司历来无法完全理解这些数据并据此采取行动。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高效梳理数据内容,了解和预测电力的产生和需求,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源并填补可再生资源的空白,同时减少浪费。人工智能在能源效率方面的好处始于行业层面,最终将体现在家庭乃至个人用户层面。优化发展清洁能源在亚马逊河流域,水电大坝运营商往往只关注当前项目,无法统一流域内所有资源、点位和项目。由康奈尔大学领导的计算机科学家、研究人员和生态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模型,旨在寻找产生最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水坝的位置(目前计划建造数百座水电大坝)。坝)。事实证明,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提供比以往任何仔细考虑都复杂得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因素。避免浪费企业和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避免浪费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利用人工智能减少建筑能源浪费(目前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还是全面了解电力供需,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减少时间、金钱、材料等,推动气候变化战略实施。提高运输效率现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来自运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底层技术,并在一些城市的共享汽车和智能交通系统中发挥作用。人工智能有望优化交通流路径和交通信号,不断减少后续排放,最终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帮助我们理解碳足迹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工具,追踪个人乃至企业的碳足迹,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应对措施。监测环境变化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重大气候事件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生命财产损失。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不断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灾害应对能力。云层和冰盖动力学等复杂系统的变化是最近一系列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各种植物储存了大量的碳化合物,森林砍伐和不可持续的农业将这些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最终导致气候变化。卫星图像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环保主义者监测此类情况并制定应对措施。创造新的低碳材料钢铁和水泥生产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9%。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开发出具有相似特性但碳足迹更低的新材料,无疑将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可以快速高效地尝试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化合物的组合,为材料科学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人工智能本身有碳足迹吗?麻省理工学院阿默斯特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所需的功耗大约是美国一辆汽车的平均生命周期排放量(包括制造过程)的五倍。因此,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是的,人工智能本身确实有碳足迹,而且主要是在模型开发阶段。但研究人员在降低AI模型训练的功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除了尽可能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外,他们还尝试设计通用的通用神经网络。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人工智能碳足迹的重要性以及它可以减少的碳排放量。只要最终收益高于初始投资,这就是合理的排放“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