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从几十人到几千人,饿了么技术团队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时间:2023-03-12 16:09:15 科技观察

2016年6月24-25日,由.com主办的【WOT2016企业安全技术峰会】在JW万豪酒店举行在珠三角、北京举行。自2012年至今,WOT品牌大会已成功举办九届,秉承专注技术,服务技术人的理念。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专家资源,更赢得了IT从业者和技术爱好者的认可和好评,成为业界技术共享和人脉拓展的重要平台。会后,记者采访了饿了么CTO张雪峰,他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软件架构与组织结构”的演讲。演讲以饿了么技术团队的两种架构(软件架构和组织架构)为例,阐述了业务、产品、技术三大团队的核心关注点,分享了饿了么正在使用的领域模型,以及正在进行的Trythe[middleoffice,frontoffice]模式(阿里对组织架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创业者的视角跟随饿了么的成长,对创业的技术领域给出建议团队。【嘉宾介绍】张雪峰,饿了么CTO,70年代出生,现任饿了么技术团队负责人。主要关注组织架构、团队培养、技术策略,包括项目交付、系统稳定性等。曾领导携程软件架构团队&框架研发团队,后担任携程国际BUCTO。饿了么技术团队发展历程在会后采访中,张雪峰这样描述饿了么技术团队的发展历程:“我最早加入的35个人是饿了么。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加在一起,这一次是野蛮生长。从35人到70人,逐渐进入正规化运作,因为系统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意识到专业垂直团队的重要性,所以把这70人拆分成一个专业团队。35到70人大部分是程序员,也有一些测试人员。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专业的运维团队。后来从70人发展到700人。此时,团队细分为15个技术团队,包括横向团队和纵向团队。横向团队包括运维团队和数据团队。这时候大家就有了分工,这批人员更侧重于技术的深度。垂直团队做一些与业务和产品相关的研发,保证系统上线。这些团队中的人需要更多的产品思维。在处理产品业务时,他们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也是技术行业所谓的专精。从700人到今天,饿了么产品技术团队近千人。这个时候,团队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张雪峰个人认为是之前的队伍。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拆分。700人是一个大的基础团队,再拆分出几个大团队,从700人变成1000人。同时,对团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是产品思维,还有运营思维,同时,每天面对大量的用户和订单,需要更细化的思维。技术团队如何面对发展瓶颈对于饿了么技术团队目前面临的瓶颈,张雪峰是这样看的:一个人如果有兴趣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不会瓶颈,他将继续全职工作。但是在我们国家现在的环境下,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技术从业者普遍有现实压力,想做管理,因为薪水比较好,可以去大公司管理大公司。未来。团队。举个例子,公司有些同事听说房地产新政出来了,就离职回乡了。饿了么的管理团队正在努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专注技术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这里饿了么参考一些公司的做法: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给新人的职业发展建议张雪峰给即将入行,或者入行时间不长的人一些职业发展建议。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技术有兴趣并且擅长做,那么不建议他去做管理。现在的一些领域,比如机器算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都可以做到极致。创业团队做了很多,不用去大公司也可以试试。因为创业和锻炼是不同的。年轻的时候还没有谈婚论嫁,没有现实生活的压力。可以开阔视野,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成功!由高端科技主办峰会【WOT2016“移动互联网技术峰会”】将于8月26-27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盛大开幕,40多位行业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剖析主流与切入的应用实践——边缘移动互联网技术福利直播,主办方将邀请更多讲师到“WOT讲师访谈室”深度剖析技术干货WOT2016更多专访WOT2016王楠:Cocos告诉你如何制作H5游戏WOT2016王庆友:听给首席架构师谈大型APPs服务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