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宽带中国”运营商两年内投入或达6000亿

时间:2023-03-12 04:07:25 科技观察

“宽带中国”运营商两年内或投资6000亿昨日(8月19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宽带人口普及率与宽带接入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但在国家层面,明确了与宽带和水、电、路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属性。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有学者告诉记者,从我国国情来看,当前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实施方案将过去的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意义重大。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正式公布,未来我国网络发展的前景将逐步打开。100M宽带入户的梦想越来越清晰。与国际标准仍有差距。就在上周末,中国宽带行业权威机构宽带发展联盟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第一期,公布了我国固定宽带用户上网时的用户体验速度。这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宽带互联网网络平均下载速率达到2.93Mbit/s,其中北京以3.41Mbit/s的平均速率位居第二。从各省份来看,上海平均下载速率最高,达到4.28Mbit/s,也是唯一超过4Mbit/s的省份。我国网速比较慢的事实,已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可。昨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接入速度慢、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宽带应用服务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依然突出。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在宽带普及率、上网速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虽然我国宽带人口普及率超过8%的全球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发达国家25.6%的普及率。40%的用户仍在使用4Mbps以下的宽带接入,远低于发达国家18Mbp??s的主流速率。不仅如此,在区域和城乡宽带发展方面,中西部地区宽带人口普及率分别低于东部地区6.7和7.3个百分点,农村宽带人口普及率仅为6.3%,比市区低12.6个百分点。曾剑秋告诉记者《每日经济新闻》,“说到地区失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这么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即使是同一个发达地区内部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有所区别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巨额资金依赖政策扶持。国家发改委在解读宽带中国战略时,就已经勾勒出未来网络生活的蓝图。到2015年,固定宽带入户普及率达到5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性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特别是在城乡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方面,2015年基本达到20M、4M水平,部分发达城市将达到100M。“宽带战略本身就是解决网速不够、宽带不够用的问题。”曾剑秋指出,目前我国宽带速度慢的问题会逐步解决,“比如我们现在4M网络相当于开4车道,到2020年50M网络就是50车道,而且还是到时候慢慢来。”是吗?自然会解决的。”如此宏伟的蓝图,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业内专家也认为,这将是宽带中国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曾有报道援引一位专家的话说,如果既定目标“到2015年实现2.5亿宽带接入用户,城市家庭平均接入速度超过20M,农村家庭平均接入速度超过4M”,单一运营商必须建设全国网络,宽带网络总成本将达到高达2000亿至2800亿元,三大运营商建设总成本将超过6000亿元。“西部地区将有一个综合服务基金,民营资本也可以通过开放。”曾剑秋认为,对于资金问题,整个战略实施过程会有多种形式来解决,无论是市场化方式还是市场化方式。直到政策引导的方式。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事实上,政策引导已经启动,在宽带中国战略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国务院表示,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中央各项专项资金,引导有关地方资金投入宽带网络研发和产业化,对符合条件的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宽带建设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宽带战略不是高成本战略,而是低成本高效率战略。”曾剑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