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禁用“黑名单”,因为它是一个敏感词,涉嫌种族歧视最新消息,Linux团队宣布他们将停止使用“黑/白名单”和“主/从模式”等术语。究其原因,当然是为了呼应美国当下的“BLM”反种族主义运动浪潮。此更改也得到了LinusTorvalds的批准。迟到一个月的Linux的认知度还是不够快。早在一个月前,谷歌率先表示将放弃“黑/白名单”等术语,紧随其后的还有Twitter、GitHub、微软、LinkedIn、Android、Go、MySQL、PHPUnit、Curl、OpenZFS、OpenSSL等。等待社区或开发者跟进此声明。就连摩根大通这家与科技无关的商业银行,也跳出来表态了。“master/slave”这个词早在一年前就被各大厂商和开发社区抛弃了。但是,迟到总比不到好,Linux团队终于在上周五发表了声明。声明要求所有Linux用户和开发者在未来避免使用“黑/白名单”和“主/从”等暗示种族主义和可能侵犯人权的技术术语。Linux的声明说,他们不会指定替换词,而是给出可用替换词的参考列表,供用户自行选择。让我们来看看Linux为“BLM”运动做了些什么。首先用术语参考替换“黑/白名单”:denylist/allowlistblocklist/passlist然后用术语参考替换“master/slave”:primary/secondarymain/replicaorsubordinateinitiator/targetrequester/respondercontroller/devicehost/workerorproxyleader/followerdirector/表演者看得出来,Linux绝对是在认真对待这场席卷美国的政治运动。弄清楚这么多同义词肯定费了不少功夫。然而,Linux团队主动迎合美国国情民意的表态,真的会得到支持吗?《BLM》也在玩出圈来表达自己的欣赏,虽然不多。但让人措手不及的是,Linux的替换清单又惹来了新的麻烦。有Reddit网友指出,“denylist”和“blocklist”是公然攻击TA的性别,因为自己和朋友的性别被定义为“denylist”和“blocklist”。但是即使翻阅Facebook的58个性别选项,我们也没有找到“denylist”和“blocklist”这两项。所以也有讨论认为,现在“BLM”运动出圈了,新花样越来越多,是不是该让Facebook出面走两步了?网友怎么评论?事实上,国外互联网上仍有网友跳出所谓“人权运动”的话题来看问题。有人直言BLM在技术界吹的风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我们看到这些运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意识到他们所做的弊大于利。”有人认为这些话本身没有任何负面含义,硬说自己被冒犯的人才??是真正的问题:也有网友表示持相同观点,但语气比较温和:他理解换词的诉求,但是换词很难,有些词(掌握)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些观点很快被反击所淹没。大量网友留言称他们是“潜在的种族主义胆小鬼”:有人称他们偏执狂,否认系统性种族歧视;而同意修改这些词的人则认为,像master/slave这样的词汇实际上是历史概念遗留下来的。原来的名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将“黑/白”与“好/坏”联系起来。现在是时候改变这些话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性偏见在人群中形成。不管怎么说,这个运动现在已经完全超出了科学技术的范畴。不管这场运动是否真的影响了少数人的平权,它确实影响了程序员的工作。现在,无数Linux用户,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使用,都必须改变自己的习惯。你怎么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