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28日报道近日,记者接到惠州市民小郭的举报,称其按照指导方针在街头报纸上安装宽带小广告,花费巨资。花了400多块钱装了10M宽带半年,才10天就上网慢甚至拨号失败。“维修人员”上门后,指导他们自费更换路由器。更换后不到两个月,又频频掉线。被告知电话关机……据了解,小郭的经历是众多“黑宽带”受害者的缩影。日前,记者来到小果所在的仲恺高新区小乌村,发现该村与许多老旧小区一样,居民楼之间漆黑的“蜘蛛网”交织穿梭,这些网络方向不明的电缆正是“黑色宽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批发宽带”山寨模式的隐患不仅仅是“上网不畅”,还危及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现象:“黑宽带”在人口密集区泛滥。仲恺高新区夏欧村小区建于1998年,是惠州市与仲恺区共建的文明示范社区。随着社区居民和企业越来越多,各大网络运营商也纷纷入驻,为村民提供便捷的互联网服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区里乱七八糟的网线多了起来,肆意交错,在居民楼之间穿梭,结成了铺天盖地的‘蜘蛛网’,村民们笑称从楼上掉下来也不会死大楼里挂着各种各样的光纤宽带广告,真假难辨。小乌村村长黄金水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大部分村民都没有意识到,这张“蜘蛛网”背后是一个巨大的“黑宽带”市场,村容村貌受到严重影响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抱怨网络不好,甚至引发火灾,“黑宽带”这个词逐渐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村委会、宽带运营商等各方的关注。据了解,“黑宽带”又称“山寨宽带”或“黑接入”,是指未取得通信管理部门接入服务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使用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公共带宽资源为普通用户提供上网获取经济利益的非法经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规定,经营电信业务需要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目前,惠州仅有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四家运营商获得相关经营资质。其他的宽带运营都是非法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黑宽带”。这些经营“黑宽带”的个人或企业,通过租用高带宽线路为他人提供宽带接入服务,非法牟利。记者了解到,此类现象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尤其是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如惠城区的龙湖、小金、汝湖、三洞,博罗县的园洲、石湾、惠东等。黄布、吉隆县,惠阳区白石,仲恺区陈江、惠环,大亚湾西区等周边地区。案发后不久,打不开网页抱怨去欧村无处可去的小桃,又是一名“黑宽带”受害者。“2013年,我刚从深圳来仲恺打工,就在这个小区租了房子。”小陶回忆说,入住后第二天就忙着申请装宽带。“我之前在深圳用过电信,非常好。所以当我看到房子外墙上贴着电信标志的小广告时,我马上打电话,对方不到两个小时就来安装了。”“其实当时来安装的师傅给我的感觉不太好,很专业,态度也一般,但没想太多。”小陶提到,当时他交了10M宽带,每月50元,交了三个月的钱。“比起之前,便宜了很多。”我问他们,他们说他们在做促销活动。安装后网速确实是10M,就放心交钱了。安装人员只为我打开了一个。一张手写的收据,一张名片。”一周后,小桃发现不对劲:“网速开始变慢了。我试着用软件测了速度,8M、6M、4M,一天比一天慢,直到将近一个月后,虽然还是可以显示拨号成功,但是连网页都打不开。”于是小桃打电话给安装人员来修。当天,师傅赶紧上门调试。三天后,网络再次瘫痪。“这次我给师傅打了电话,师傅说马上就来,我等了他一天,等他到了,他说测试网线没有问题,应该是公司的设备要重启,然后就走了。第二天,我又连续给他打了三个电话,他都不接。最后我打了座机投诉了过来。最后,他刚刚帮我清理了电脑垃圾。“小陶满脸疑惑和不满,拨打了中国电信10000客服电话,却被告知从未申请过装机!”当我质问安装人员时,他一再说肯定是中国电信的。他们拒绝要求两个月的退款。同一天,有4个邻居在我这里登记,其中两个已经交了一年的钱。他们直接跑到公司办公室,砸了他们的电脑。该公司后来消失得无影无踪。“隐患危及用户信息安全,极有可能引发火灾。金水告诉记者,这绝不是孤例。”每个月我们都会收到很多村民,尤其是新租户的类似报告。他说,“黑宽带”现象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整改的需要一再提上日程。“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村容村貌受到影响。”金金水提到,该村曾经是一个干净整洁的现代文明社区,但这些纵横交错、布局不规则甚至打结挂起的半空中的网线,以及挂在线缆上的垃圾,已经让村容村貌蒙上了阴影。影响很大,也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有一次老外骑摩托车路过,被松散的吊索勒住脖子,摔倒受伤。“更严重的是,村里还因此发生了两场火灾,原来正规的宽带线路都是弱电,而且网线和电源线严格分开,不管怎么碰都会既不伤人身安全,又为节约建网成本,“黑宽带”不仅弱电强电混用,还会随意接上高压线、楼梯门或合法宽带运营商的线缆。一些运营商,甚至将网线作为交换机的电源线,这些线长期暴露在室外,风吹日晒后,外面的线会老化损坏千家万户的损失对于消费者来说,申请“黑宽带”后,网速不仅达不到承诺的网速,甚至在高峰时段也无法上网用户上网的s。没有保证。同时,由于“黑宽带”没有营业执照,一经发现就会被关闭,而“黑宽带”主要是向用户预收年费或半年的订阅费。一旦经营者卷款走人,消费者无从申诉,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不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据了解,“黑宽带”的网络分支原理非常简单。多个用户通过路由器组成一个局域网,共享一个IP地址。用户的上网行为完全处于本局域网管理员的监管之下。例如,用户在网上购物或玩网络游戏时,运营商可以看到发送的数据包,通过对数据包的分析,可以获取用户购物网站、网络游戏的账号、密码等信息。此外,“黑宽带”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根据工信部规定,宽带用户必须使用真实身份证注册后方可上网。普通宽带服务,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并有回执。可在运营商系统查询相关信息。但“黑宽带”不登记实名身份信息,不会核实申请人信息,地址可以伪造。如果诈骗分子甚至恐怖分子、反动分子利用“黑宽带”作为互联网渠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将使办案人员难以快速追查信息来源,增加警方追查难度。检测并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