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5G风头正劲,人工智能要被“冷落”?

时间:2023-03-11 21:30:38 科技观察

2018年,5G普及率开始快速提升。从那一年开始,我国启动了5G基站建设,并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启动了5G测试和试运行。到了2019年,随着各国纷纷宣布启动5G商用,5G的热度再次高涨,成为通信和科技领域当之无愧的“热点王”。相比之下,人工智能似乎略逊一筹。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目前,我国5G产业发展和5G基站建设仍在有序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速。那么,在5G“风头正劲”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被“冷落”?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技术的应用与5G网络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即可以为几乎所有行业提供基础支撑,促进各行业各领域的转型发展。因此,自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落地以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众多行业的影响力和渗透率也逐渐提高。2019年以来,虽然5G网络的异军突起让人工智能抢走了不少风头,但这并不妨碍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增长。相反,5G网络的商用为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助力。在众多行业,“人工智能+5G”正在成为新趋势。例如,在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优势。与此同时,5G也充分展现了其应用价值。如今,在上述领域,5G的部署正在快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此外,在交通、工业、政务、零售等诸多领域,人工智能的存在感越来越强。政策给力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5G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现了对5G发展的高度重视。但同样,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没有忽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中央各部委,还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支持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国家层面,2019年3月,中央深改委发布《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19年6月,科技部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2019年8月,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2020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在地方层面,上海、深圳、北京、浙江、江苏、重庆、山东、黑龙江、湖南等省市相继出台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规划、五年规划等多项政策产业,对于促进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预计未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将继续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基础理论等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和终端方面的不断商业化,整体市场规模也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进入2019年以来,即便5G网络突然火爆,对于人工智能市场来说,更多的是利好因素而非竞争者。因此,业内人士对人工智能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保持乐观。据统计机构预测数据显示,从2017年人工智能爆发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在过去9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0%。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此外,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保守预计将达到95亿美元以上,乐观预计将超过100亿美元。因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市场的增长趋势依然是积极的,而且更加迅猛。无论是5G还是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两者的大规模商用都将为各个领域带来强大的驱动力,两者融合将产生“1”的效应。+1>2”,从而为各自的市场拓展带来新的刺激。因此,人工智能不仅不会“冷落”,还会继续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