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AI人工智能正在悄悄操纵我们的所见所想

时间:2023-03-11 20:13:56 科技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现在越来越依赖手机上的各种APP,无论是出门吃饭找餐厅,还是视频语音聊天,看视频、网购,无时无刻不离不开手机APP。但是你知道吗,当大家在愉快的使用这些形形色色的app的时候,每个app的背后都会悄悄收集我们的浏览数据,通过算法程序为每个用户绘制个人画像,判断用户的偏好,然后自动展示不同的定制化内容给用户我们要达到取悦用户的目的,让我们在里面呆得越久越好。为了确保手机APP非常适合每个用户的兴趣和爱好,算法会收集我们的个人数据并分析我们的在线行为。收集的数据用于推断敏感信息并塑造我们的数字环境。算法生成的个性化广告、产品推荐和搜索引擎结果会影响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决定和习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人工智能”这个词的含义,但还不是很清楚清楚。比如,大家应该都知道人工智能用在Siri或者其他智能助手上。然而,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60%的人并不知道人工智能也被用来对搜索引擎结果进行排名,并在社交媒体上定制广告。人们是否了解并接受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工智能为大家服务的项目。例如,在调查中,80%的人认为餐厅、电影或音乐的个性化推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或非常可以接受。在其他情况下,接受度要低得多:只有39%用于公共活动,43%用于社交媒体来源的定制提要。同时,在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领域,大家普遍反对人工智能对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卡信息、医院挂号信息等)的收集和个性化处理。大多数受访者仅认为收集有关其年龄和性别的信息是可以接受的(分别为59%和64%)。同样,超过80%的受访者不同意使用电子邮件和在线消息内容来个性化在线交互的服务和应用程序。研究结论显示:“受访者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大多数人接受定制的娱乐推荐、搜索结果和广告。另一方面,他们对目前为提供这种个性化而收集的数据不满意。”对数据隐私的态度与他们的在线行为之间也存在差异。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或有点担心他们在Internet上的数据隐私。但很少有人做出改变来保护他们的在线隐私。只有37%的受访者表示在在线平台上使用了隐私设置。2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没有使用隐私设置或使用隐私工具。人们虽然担心数据隐私,但又不知道如何防范,所以实际上很少有人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都应该呼吁尽快完善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所有软件和应用程序提供商在信息收集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克制,让用户知道他们收集了哪些数据,同时让客户确认并同意接受哪些定制服务,哪些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