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大洋彼岸的一句简单评论,再次引发了国内科技行业对“脑机接口”空前的讨论。近日,狗狗币联合创始人比利·马库斯在推特上问道,“如果你将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与虚拟版本的自己对话,这是否意味着你已经被重构了??”对于这个问题,马斯克评价道,“已经做到了。”马斯克此番言论发出后,迅速引发国内科技圈关于“如何将大脑上传云端”的讨论,360公司创始人兼CEO周鸿祎连发两条微博表态他认为,脑机接口可以用于临床医学,治疗和帮助一些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使用脑机接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整个社会,乃至人的数字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周鸿祎表示,自己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但对脑机接口技术持保留态度。“一旦脑机接口将人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很有可能有人会开发利用网络攻击技术来侵入你的大脑。那个时候,我们还要研究人脑的防火墙,人脑的杀毒软件吗?我们必须用我们的人脑安全卫士来检查和杀死他。”周鸿祎说。在他看来,“脑机接口技术将是对全球数字安全的巨大挑战,尤其是一旦人脑开始联网,大脑数据的安全也将成为一个新命题。”和周鸿祎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在微博上,中国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等人对马斯克的“大脑上传云端”持保留态度,甚至认为这是“作弊”。一方热烈鼓掌,另一方克制批评。在马斯克和周鸿祎对“云脑”技术的实现和应用近乎截然相反的态度背后,脑机接口行业的真实现状如何?将大脑上传到云端,是科学还是骗局?在马斯克发表“已经做到了”的评论后不久,一条“马斯克说他已经把大脑上传到云端”的信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在众多议论的声音中,批评和质疑占了大多数。在评论区,网友纷纷表示,“跟狗狗币一样”、“说实话我不信,连他都做不到”、“他就是想招商引资”。在一些网友看来,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如果肆无忌惮地发展,无异于玩火,“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中国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也直接表示,“我支持脑机接口,通过解码人脑的运行机制,再与现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可以了解脑机接口的基本规律。”人脑的运作。。这对医疗保健和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今天所有声称已经实现人脑交互的东西,包括虚拟人,都是骗人的。疾病是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骗局。”项立刚直言,人对世界的感知是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口、皮肤等感觉器官,将信息转化为生物电,传输到大脑进行计算和存储。将计算结果转化为生物电,传递给人体各个器官,对器官进行控制。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生物电要携带的信息,必须经过编码,然后解码。马斯克从来没有说过编码和解码的事情。他总是用一些简短而似是而非的语言来描述结果。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眼球,骗过所有人的眼球。”在他看来,人脑机接口等项目还很肤浅、肤浅、基础,还远不能真正了解大脑运行的机制。“马斯克自己的大脑是什么?他现在连大脑是怎么运作的都不知道,更别提编码和传输信息了。”可能有点过度解读,马斯克本人从未直接说过或明确肯定过他已经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与他的虚拟版本对话。”在与新浪科技的交流中,BrainCo创始人兼创始人CEO韩必成表示,“从头到尾,马斯克在回复别人时只是说‘已经做了’。”据韩碧城介绍,实际上,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将人在运动或交流时大脑中出现的一部分信息上传。将电信号数据发送到云端,再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对数据进行解码。机器理解数据所表达的意图后,将这些信号转换成控制指令来控制外部设备。这项技术已经可以通过非侵入式技术实现来实现。只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交流互动的地步。“我认为马斯克的‘已经做到了’应该是个笑话。”韩碧城说道。在医疗、大健康等领域,脑机接口已经开始落地?去年4月,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了一段3分28秒的视频,展示了一只9岁的猴子用意念玩电子乒乓球游戏。据报道,这只猴子的头骨中植入了充电芯片,可以远程控制游戏。猴子只需要在脑中想象如何移动操纵杆,它就可以用尽心思打乒乓球了。当时,马斯克连发6条推文介绍了这项技术成果,并称赞了他投资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在YouTube等平台上,这段猴子打乒乓球的视频也获得了好评广泛关注。如今,随着“大脑上传云端”事件的发酵,外界再次对脑机接口给予了更多关注。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也反映出外界对脑机接口技术及其发展的浓厚兴趣。“大脑是科学的最后前沿,大众对其研究进展和关注度一直非常关注。”在韩必成看来,虽然想要真正实现人脑乃至“意识”的云端上传,还需要等待下一次重大科研范式的突破,但这并不影响目前大脑的发展——计算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大健康等领域,脑机接口技术是目前公认应用场景最广泛的,落地效果也比较理想。以强脑科技研发的智能仿生手为例。据介绍,“目前佩戴约两分钟后,佩戴者可以通过意念和手臂肌肉运动自然地控制假手,并做出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此外,在自闭症干预、老年痴呆症治疗、睡眠治疗、提高儿童注意力等领域,脑机接口相关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应用。此外,振泰智能总经理王浩冲向新浪科技透露,“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业界的技术已经能够在一些大规模的领域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手臂运动控制。”在他看来,人类的一切活动、语言和思想都起源于大脑,而大脑活动的本质是神经元的放电和电信号的传递。脑机接口就是人为地为这些电信号与外部设备建立通道,实现信息的直接交换。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让患者建立与计算机、机械臂等外部设备的沟通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紧急解决。未来3-5年,将有更多成果落地。尽管目前仍饱受质疑,还可能面临科学伦理、技术安全等问题,但脑机接口相关技术也在医疗等特定领域得到发展。领域不断发芽生根,开始走进一些特殊群体的生活。“科技从来都是中性的,关键是看它被用在什么地方,被谁用了,这一点很重要。”脑科技资深科学家杨金臣认为,任何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不道德和不可接受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沟通机制,减少普通大众对此事的认知障碍,让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和监督,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我预测,未来3-5年,这个行业会有一些更具体的产品和业务落地成果出现。”王浩冲说。杨金臣进一步表示,“可能会有类似移动时代‘iPhone4’的跨时代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