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众安比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戴林博士受邀进行了题为“大数据数据安全管理”的研讨会inContext”。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是我国基因组研究的国家队,承担了多项国家基因研究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数千个人类基因的研究。这些人类基因组的集合基因数据耗资巨大,研究内容涉及我国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变异、功能、进化等敏感数据,一旦泄露,不仅是国家科研的损失资金,但也可能对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造成灾难性后果。估计损失。特别是,未来将有涉及数百万人的研究项目。T数百万人的基因和隐私信息将被集中存储,数据将变得更加敏感。但千人基因组计划涉及的分析人员和研究人员众多,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要用到这些敏感数据。如何在满足研究的前提下保证基因组数据的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北京众安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深厚经验以及基因组研究所对数据安全管理的迫切需求,双方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沟通交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戴林博士从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的角度,对数据安全管理的现状和主要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高度总结,特别是对云计算和云计算中数据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大数据环境。着眼于用户的真实需求,讲解了数据库审计、数据库防火墙、数据库加密、数据库脱敏的原理、部署方式和应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团队取得的多项核心学术成果,尤其是在大数据领域环境。其中一项专利《一种面向单机环境的海量小记录高效存储系统》有详细解释。基因组研究所负责人更关心的是数据明文存储带来的危险。戴林博士还着重讲解了数据库加密技术,涉及到成熟的视图触发加密方案以及学术界和工业界最新的网关型加密方案。加密、同态加密、保序加密等。戴琳指出,目前的数据安全管理技术主要体现在数据库的安全加固上,但目前针对数据库的安全产品比较分散,需要多种产品像积木一样集成。团队目前致力于提供集成多种数据安全管理功能的新一代数据库安全加固产品。戴林博士指出,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管理方面,全世界都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领域还缺乏研究和产品化。希望需求方与专业的安全团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安全企业对大数据安全产品的研发。最后,双方就基因组研究院敏感数据在生产、使用、归档等全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即在一定的物理管理下,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脱敏,加强访问控制和使用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