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物联网“苦海”待渡:华为鸿蒙为何成为幸存于世的“宝筏”?

时间:2023-03-21 22:32:22 科技观察

面对充满物联网前景与骨感现实之间巨大的“苦海”,HarmonyOS是生存于世的“宝筏”。在去年8月9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正式发布了该操作系统。在过去的一年里,HarmonyOS被用在了智慧屏上。按照计划,很快将搭载在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系列产品中,包括智能手表/手环、音箱、耳机等。在“2020中国信息化委员会百人峰会”上的发言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点。软件生态和硬件一直是绑定在一起的,那么HarmonyOS有什么样的能力打通不同终端,实现生态共享,带来全场景无缝体验呢?鸿蒙OS一岁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物联网“苦海”待渡“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中写道,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来形容物联网行业。毫无疑问,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GlobalIndustryVision)报告预测,到2025年,个人智能终端数量将达到400亿,个人智能助理普及率将达到90%,智能服务机器人将达到400亿。走进12%的家庭,在终端感知、双向沟通、主动服务的支持下,个人潜能将得到极大释放。据多家第三方预测,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美元,有机会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金矿”。但与此同时,现实与前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1999年微软提出维纳斯计划开始,面向消费者的物联网市场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彼岸”必有而“大潮”迟迟未到,让身处其中的从业者苦不堪言,也让消费者难以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根源在于“生态碎片化”。物联网终端种类繁多,厂商众多,小到可穿戴设备,小到冰箱、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操作系统,障碍无处不在。在极端情况下,同一厂商生产的不同物联网模块之间甚至难以通信。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市场是分散的、独立的,驱动力无法有效聚集,大大减缓了发展的步伐;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每个终端都有不同的APP。运营仅针对单一终端,难以形成合力。获得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时间长了自然会失去兴趣和期待。5G的到来和Wi-Fi6的成熟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也加深了各方的焦虑。要打破这种局面,建立全场景的无缝体验,连接不同终端的统一生态和操作系统将是关键。而HarmonyOS就是为此而生——与其站在风中等风来,不如自己动手做。鸿蒙OS为何成为“宝筏”?作为战场,物联网市场上有数十种操作系统,也有像谷歌Fuchsia这样的竞争对手。人人都想“占山为王”。华为的HarmonyOS能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不同于因时代特殊背景而受到很多人关注的手机操作系统,HarmonyOS承载着华为全场景智能生态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跨品类、跨品牌终端的无缝互联。从“8+N”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它不仅仅面向PC、智慧屏、车载手机等大小屏幕的入口,也面向各种泛物联网设备面临更大的挑战。“星辰大海”。“没有钻石,就做不了瓷器。”HarmonyOS的分布式技术开辟了一个新思路。简而言之,就是将云计算“资源池化,全网共享”的核心理念复制到全场景终端,赋予IoT全新的生态玩法。如果没有通用终端上的应用,其价值将难以体现。但是,行业并不具备像手机一样支持各个品类终端形成生态的能力和资本。HarmonyOS基于分布式技术,可以打破多终端之间的硬件边界,将各个终端硬件的能力虚拟化为一个可共享的资源池,让应用可以像活字印刷一样,随意调用自己需要的硬件能力。每个单字字体都可以无限重复使用。这样可以实现终端之间的硬件互助和资源共享;应用程序还可以像调用本地终端一样调用远程终端。对于消费者而言,用户体验将发生巨大变化。例如,他们可以随时将手机中的工作内容分享到笔记本或平板上,将手机或PC上的画面投射到电视上,就像使用多设备“虚拟家电”一样,性能也得到了增强。对于开发者来说,也将实现覆盖更多终端的一次性开发,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也为更多的应用创新和突破,发现更多全新的场景和商机铺平了道路。应该说,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振。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其EMUI10中引入了分布式技术,“手机秒变大屏”的体验引发了消费者的追捧。华为自研终端操作系统,却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国产操作系统有很多功亏一篑,Windows也拖垮了诺基亚的手机王朝。此外,HarmonyOS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而是打造真正跨越物联网的“超级终端”。因此,未来面临更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急功近利难。幸运的是,华为一直是“长跑运动员”,注重稳步前进和产品打磨。从追赶到领先,一次次证明了,只要华为有信心和耐心,就可以用惊艳的产品回报大家。在9月即将召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鸿蒙OS也将迎来一个新时代。鸿蒙OS这次又将实现怎样的突破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