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特币的潮起潮落,但区块链是一种真正具有变革性的工具——一种全新的、安全的在线交易方式。影响将是划时代的在21世纪初,对整个经济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并不是很多人谈论的话题。但随之而来的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随着抵押贷款违约、公司倒闭以及政府花费数万亿美元救助银行,人们开始怀疑是否有更好的出路。相信自己有答案的一个人或一群人就是“中本聪”。“中本聪”的真实身份可能仍然是个谜,但他在2009年创建的一种名为“比特币”的新“电子现金系统”具有超越货币的意义。加密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一种不可变且不可破解的在线分类账——代表了有史以来最安全的在线数据传输介质,可用于改变我们不完美世界的许多领域,从医疗保健到房地产。2014年3月7日,美国著名时事杂志《新闻周刊》的封面文章《比特币的面孔》声称找到了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区块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没有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上。更改其代码将意味着危害网络中的许多机器,即使是最狡猾的黑客也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种交易安全级别使区块链不仅对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有用,而且对银行和个人转移真钱也非常有效。了解区块链,必须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背景说起。信息经济越来越多地以基于在线数据和交易的数字交互为特征。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我们使用术语“大数据”),越来越需要以安全、受保护和可信的方式操作、分发、管理、访问和利用数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作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脱颖而出。最终,区块链系统可能被证明是大规模组织数据的最有效选择。正因为如此,虽然比特币的潮起潮落,但区块链作为一种真正的变革性工具——一种新的、安全的在线交易方式——的影响将是划时代的。比特币本身可能不会改变我们的世界,但为托管它们而构建的区块链肯定会产生与互联网一样的爆炸性后果。尽管区块链技术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但它已经发展到威胁银行甚至其他中心化控制系统如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甚至政府的地步。这些系统的权威,消除了他们根深蒂固的“控制和执行”的心态。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并没有像它承诺的那样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但我们距离伟大的加密货币实验只有十年的时间。比特币启发了成千上万的模仿者,每个模仿者都希望成为真正的突破并取代传统货币,包括目前由Facebook和中国所做的开发。2020年10月12日至18日,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在深圳开展,共向5万市民随机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中奖者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专门的APP,向商家提供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目前,深圳已有3000多家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据深圳市有关部门最新数据显示,自10月12日18:00活动开始至10月18日24:00结束,共有47573名成功人士成功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交62788笔,成交金额876.4万元。出现了假数字人民币钱包。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字货币的流通不同于现金。用户在哪里消费,所有转账记录都由管理者掌握。如果数字人民币走出国门,其他国家会害怕它进入本国流通。该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被恶意利用,侵犯个人隐私或人权。数字人民币还有可能破坏美元霸权,绕过美国控制的国际结算体系。各国对数字货币霸主地位的争夺正在升温,以美国Facebook公司Libra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研发也在加速进行。Libra成功地引起了人们对跨境支付需求的关注,并引起了人们对与支付相关的问题的关注,包括消费者保护、网络安全和隐私。中国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引入主权数字货币的大国。试想一下,如果央行的数字人民币成功了,实体货币和网络支付都可能被淘汰。银行卡也会受到影响,使用数字人民币不需要绑定银行卡。尽管官方宣称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作为一种纯粹的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在不寻求取代任何支付方式的情况下,将成为电子支付的重要补充,但实际发展极难预料。区块链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正处于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临界点,真正发挥其潜力可能还需要10年。与所有新技术一样,区块链也存在争议。例如,区块链挑战了我们的控制权和私有财产观念。区块链的控制权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这是链的基本原理。在这个原则下,财产成为集体核实的结果,而在过去,财产是在个人登记处登记的结果。为此,将有大量的法律工作要做。另外,虽然区块链技术打着分布式信任的旗号,但是按照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分布式网络也可以引领我们走向中心化,之前的美好愿望将会改变。以亚马逊、阿里巴巴或Facebook为例,它们最初是作为商业或信息民主化的一种方式,但现在已成为控制有价值和敏感数据的中心化庞然大物。因此,最终,新的信任范式面临着与旧的信任范式相同的挑战。然而,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行动,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合同嵌入数字代码并存储在透明共享数据库中的世界,这些合同在其中受到保护,不会被删除、篡改和修改。每一份纸质协议、每一个流程、每一项任务和每笔付款都将有一个数字记录和签名,可以被识别、验证、存储和共享。可能不再需要律师、经纪人和银行家等中介;个人、组织、机器和算法将无摩擦地自由交易和交互。这正是中国数字经济所追求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