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朋友已经忘记了“棱镜门”事件,但由此引发的信息安全危机至今仍在发酵,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的发展。随着快速普及,各行各业面临的信息安全危机更加严峻,尤其是在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大型商业机构,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马虎不得。自2013年国家开始提倡国产化以来,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大部分基础设备的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主基调对中国IT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政策影响国内市场,格局巨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商务、移动社交、等大量互联网应用对基础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企业面临的转型也带动了IT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国内IT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受政策影响和本土化背景下,国内IT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IBM、HP、DELL等一大批国际厂商业绩持续下滑。以浪潮、华为、联想、曙光等为代表的中国服务器厂商正大踏步前进,占据了当今大部分市场份额,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但国内厂商主要占据服务器行业的中低端市场,出货量主要集中在X86领域。就企业的核心业务而言,国产服务器还无法与国际厂商的高端服务器相提并论。这不仅体现在性能上,在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方面,采用IBMPOWER系统的服务器产品依然表现突出,无法替代。 当然,IBM也很清楚,尽管POWER优势明显,但随着竞争对手技术的不断提升,云平台等应用的迅速普及,未来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只有各厂商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就这样,2014年10月28日,IBM在苏州召开了中国POWER科技产业生态联盟成立大会,宣布与苏州中升鸿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与江苏省工业技术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院、江苏省电缆研究院、无锡中泰数据通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向国内厂商开放POWER系统。至此,OpenPower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正式启动。 其次,本土化的OpenPower实现双赢 毫无疑问,中国本土IT企业是OpenPower的最大受益者。中国Power开放技术联盟不仅获得了IBM专利的Power8CPU技术,还将开放未来的IBMPower9CPU技术。此外,由于专利技术的授权,中国芯片厂商不仅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定制生产Power芯片,还可以将生产任务交给第三方。此外,IBM还将用于实时分析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Infomix转让给联盟成员,联盟成员将能够基于IBMInformix数据库构建自己的数据库版本。产品也将以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给中国用户。不仅如此,IBM还正式取消了安全模块,消除了国内政策对其的不利影响,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 这样的开放力量,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争夺市场空间。那么IBM将利润让给国内厂商,他们靠什么盈利??实际上,IBM必然会通过OpenPower如愿以偿。OpenPower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授权获得IBM的技术,但必须为不开源代码的IBM知识产权付费。此外,合作伙伴在Power平台上的技术创新,以及在商用芯片上的应用,也帮助IBM节省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因此,IBM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推动,不断提高自家芯片的市场份额,夺回失去的市场;也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技术研发,不断完善自己的芯片,从而始终保持绝对优势。因此,我们看到IBM正在打造一个全新的服务器生态系统,这也是IBM彻底开放Power,发起OpenPowerFoundation的初衷。据了解,全球已有65家企业和机构加入OpenPOWER基金会,Canonical、三星电子、Emulex、Fusion-IO、SK海力士、Xilinx、JulichSupercomputer、俄勒冈州立大学等创新型企业和机构加入该基金会议。 围绕OpenPOWER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服务器将不再完全由芯片公司和服务器制造公司来定义,应用软件提供商、集成商和终端用户都将参与到服务器定义过程中。例如,OpenPOWER基金会成员苏州中泰服务器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从芯片、主板、操作系统、中间件到数据库的完整服务器开发,生产国产高性价比的RedPOWER基于POWER架构的服务器。同时具有与POWER服务器相同的保护。由于整机国产,RedPOWER价格最具竞争力。 可以说,开启Power这一大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国内企业通过开放Power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IBM也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形成双赢局面,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