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下调10%。完成指标。2010-2015年,电信业务单位综合能耗保持逐年下降趋势,由52万吨标准煤下降至39.68万吨标准煤,下降39.68%,超额完成10%的目标减少;全社会用电量2475.46亿千瓦,增长50.74%,用电量占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1.15%;电信业务单位综合用电量由0.033千瓦时/元下降至0.022千瓦时/元,降幅33.49%。2015年,通信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为727.8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46%,比2014年提高3.55个百分点;占比85.25%,比2014年提高1.7个百分点;2015年电信业务单位综合能耗比2014年下降14.94%。“十二五”期间,通信行业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将低碳循环、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机房建设、设备采购、安装、网络运维等环节,在这一环节,节能减排通信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具体措施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为加强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2013〕48号),明确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及保障措施。为推动高耗能老旧设备淘汰和先进技术推广,2014年下发《高耗能老旧电信设备淘汰目录(第一批)》,指导淘汰移动通信基站、交换设备两大类34项设备或产品。2015年发行《通信行业节能技术指导目录(第一批)》。鼓励和推广应用服务器动态节能技术、开关电源高效模块、休眠技术等10项节能技术。同时,继续开展老旧高耗能通信设备和节能技术研究,充分调研,广泛听取社会意见,为更新完善老旧高耗能目录做好充分准备。——耗能设备和节能技术。二是搭建节能交流平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通司指导下,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承办,“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多年来组织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节能产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广泛开展经验交流和技术分享,搭建行业节能减排重要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节能减排通信行业减少。三是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创新。各企业积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系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国电信积极探索节能新技术,细化能耗核算单元,推进能耗管理模式创新,完善能耗统计和监测方式,实现能耗精准控制;网络级节能软件系统,组织省公司积极开展机房热管技术试点,对节电率、投资回收期、适用性等进行综合评估;中国联通重点推进接入网机房和通信机房节能改造,大力推广高效成熟节能技术,降低电费支出。四是推动网络演进升级。各企业结合宽带光网络改造和网络整合工作,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推动老旧高耗能设备退出升级。中国电信全网完成《高能耗老旧电信设备淘汰目录(第一批)》所列移动基站型号全部退出,全面实施“光进铜退”,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研究老旧网络设备升级改造的经济性,同时加强网络、办公、终端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和流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中国联通制定滚动式节能减排计划,深入推进高效成熟节能技术在接入网机房、通信机房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大力推进网络光纤改造,对传统长途交换网、传统语音和数据接入网进行改造,淘汰高耗能电信设备。五是建设绿色基站和数据中心。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降低基站主设备能耗。中国移动编制《中国移动数据中心机电配套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在布局、空调制冷、供电等方面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实现新建数据中心平均PUE值1.4,编制《数据中心节能整改要求及典型场景改造方案》分析现有老旧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指导各省企业进行改造。中国电信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控制在1.4左右,改造IDC的PUE值控制在1.9以下。IDC对外合作业务试点推广。六是加强对外宣传。各企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营造节能低碳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参与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通过发送公益短信、张贴海报、派发宣传品、挂横幅、知识问答等传统方式,宣传节能减排理念碳,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营造全员节能减排、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