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联通副总裁李刚离职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时间:2023-03-21 17:06:03 科技观察

中国联通副总裁李刚辞职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联通现身,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目前,李刚已成为中国联通历史上级别最高的离职高管。对于运营商来说,马年过年可谓是“人心潮澎湃”。一大批高管陆续离职,去向基本清楚,就是一大批拿到虚拟经营牌照的民营企业。一时间,运营商高管离职闹得沸沸扬扬,其中联通最为震惊。除了李刚,短时间内,不少企业高管相继离职。甚至有人评论说,“联通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狼崽子长大了要吃妈妈”、“联通要解散了”。不久前,原中国联通市场部总经理周友萌证实,他曾担任刚刚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爱思迪移动转售业务部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原副总经理蒋大军紧随其后;中国联通研究院原所长刘成明也证实,他已经辞职,加入了刚刚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天音通信。这波高管离职潮也波及到中国电信。原中国电信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宁也在近期离职,加入虚拟运营公司乐语通信担任副总裁。一时间,运营商的人才流失和虚拟运营商的“挖角”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以前破了头皮还得进运营商。因为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开始尘封。有分析称,目前只是高管离职,等到虚拟运营商正式开工,基本运营架构已经建立,时机成熟,大量忠实追随者离职的可能性很大不能排除。“人往高处流,水往低处流”,表面上看,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中国联通高管的离职。对于“上级”的运营商来说,高管的出路大多是从政(即进入系统的监管机构或地方政府工作)或从事更高层次的研究工作。进入民营企业实属难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分析认为,一是运营商纯管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其整个业务板块收窄。尤其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移动化的趋势让两家公司一直依赖固网(3G业务不理想,4G前景不明)主营业务的企业日子越来越“艰难”。一位联通高管曾表示,每天都像在火炉上烤一样,非常着急。二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的“蓝海”吸引了大量资本的目光。落下。”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精通市场趋势的运营商高管不会对此无动于衷。三是“坐等”虚拟运营商的高薪职位诱惑,让“体制内”运营商高管难以抗拒。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预测报告,到2015年底试点结束,保守估计转售业务用户规模将达到5000万户,占全国转售业务用户规模的3%。运营商的股票市场。目前,全国存量移动用户超过12亿,年均增长超过1亿。虚拟运营市场的前景可谓一片光明,“李刚”不会视而不见。四是抢占虚拟运营市场先机。有分析人士认为,虚拟运营市场实际上已经开始“圈地”,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生存。如果不能快速扩大用户规模,按照互联网的规律,老大和老二将占据90%的市场份额。运营商高管,尤其是之前接触过虚拟运营公司的高管,对业务和市场运营更加熟悉。形势的变化,让他们深感“过了这个村子,店就没有了”。第五,虚拟运营企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市场化程度更高。加入后,束缚更少,让多年“被体制制约”的运营商高管们有机会大展拳脚、大显身手。可以预见,随着腾讯(583,5.00,0.86%,实时行情)、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加入虚拟运营,运营商的人才流失或将加剧。第六,联通内部干部调整频繁。据统计,自2009年3G商用以来,中国联通频繁调整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大员”。或者将集团公司部门的“一把手”调到省公司,或者将省公司的“一把手”在省公司之间调动,将省公司的“地方干部”提拔到省公司总部。其频率在三大运营商之间是无可比拟的。不少高管抱怨自己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屁股还没热就转移了”。这导致联通内部高管的“竞争”意识极其强烈,心态失衡。而且,单纯的单一业务部门工作与全面到省公司工作还存在很多差异和问题。例如,原中国联通营业部总经理于英涛调任浙江联通总经理后,处理和应对与当地其他运营商竞争的方式就有些不成熟,公然诽谤和诽谤。在微博上辱骂竞争对手。成为业界的笑柄,从侧面反映了其焦躁的心态。“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刚离职”引发的运营商人事变动风波还将继续发酵,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显现。运营商尤其是中国联通是时候痛定思痛了,不要让虚拟运营商乘虚而入毁了自己的一生。如果真的被晒黑,可能就在“分秒之内”。这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