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自动驾驶在环卫领域的应用直击痛点,前景广阔

时间:2023-03-21 12:17:34 科技观察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加速,商业探索日益增多。现阶段,业界普遍将货运和客运两大场景作为自动驾驶大规模普及的落脚点,无人驾驶卡车、无人出租车、无人公交车等也备受关注。但事实上,在现有的技术和法律条件下,以环卫领域为代表的封闭场景应用是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的绝佳选择,前景更加令人期待。众所周知,环卫一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依赖庞大的环卫工人队伍,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运营成本。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下降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环卫行业日益面临招工难、留工难、用人难等问题。同时,环卫服务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恶劣的环境很可能影响从业人员的健康。呼唤行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自动驾驶无疑是一款非常适合环卫行业的利器。既能直击现有环卫痛点,又能推动行业快速升级。同时,其在环卫领域的落地门槛也极低。一方面,环卫场景以低速应用为主,安全风险较低;另一方面,环卫车对舒适性要求不高。另外,环卫作业一般都有固定的区域、固定的路线,任务也比较明确,技术上也容易满足。基于此,自动驾驶在环卫领域的应用不仅需求广泛、市场前景广阔,而且门槛低、价值显着,两者相辅相成。目前,我国共有30多家环卫自动驾驶企业,其中高仙机器人、深澜科技、西迪智驾等6家企业处于第一梯队。据悉,多家企业已初步开展试点应用,有望在2023年实现规模商用。在此背景下,相关专家也对未来自动驾驶环卫市场做出了预测。他们表示,随着近年来环卫行业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国自动驾驶环卫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未来前景和潜力十分可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落地,以及环保与科技领域技术融合的不断深入,环卫自动驾驶的发展将迎来爆发。不过,在此之前,行业发展仍需解决一些拦路虎:一是卫生和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厘清。现阶段,我国在环卫自动驾驶车辆的生产、检测、路测、应用、管理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例如,有些车辆已经可以合法行驶,但有些车辆不允许上路。测试道路应用。这些限制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来彻底打开。其次,自动驾驶适应特殊环境的能力有待提升。在实际应用中,自动驾驶环卫车对精细边缘清扫和自主路径规划有较高要求。同时,它们也会面临大量树荫、隧道、高架桥等干扰、盲区等环境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环境卫生和自动驾驶等技术提升来克服。三是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需要进一步成熟。自动驾驶产业链涉及面广,包括线控底盘、传感器、激光雷达等。目前,有的链条比较完善,但有的链条还存在短板。环卫自动驾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平衡产业链各方,建立完整完善的生态。此外,自驾环卫车的价格也需要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