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2月18日报道,去年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宽带建设自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农村宽带进农村、进村。城乡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运营商在“宽带中国”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难点一:资金不足。实施“宽带中国”,最根本的是资金不足。如今,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正面临着OTT业务的冲击。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资费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无线通信设备也在升级换代。在城乡大力推进“宽带中国”,运营商面临多重挑战,迫切需要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难点二: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难。近年来,宽带建设环境进一步恶化,基站选址困难,老旧小区和一些强区重点场所进入难度较大。物业的堵塞、经营者的过度竞争、物业与经营者的博弈,都导致入场费居高不下。虽然工信部、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新房光纤接入,但物业不得限制运营商接入,给予用户选择权。但政策的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进入之难仍是宽带建设之难。难点三:资金损失大,回本难。“宽带中国”战略恰逢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对于一些刚刚完成宽带改造的老旧小区或者拆迁改造的农村,运营商投入很大,但政府并没有给予相应的补贴。拆除后,经营者损失惨重。此外,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主要是农村地区,对宽带的需求并不高。为实现“村村通”,往往投入成本高,收益少或收益前线长,回本难。难点四:内容缺乏,信息平台建设困难。宽带网络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电信运营商的工作是铺路,但要让这条高速公路运转起来,它需要充满各种信息。运营商不仅肩负着国家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更肩负着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重任。内容匮乏必然导致用户体验差、宽带使用率低、资金浪费。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信息消费”,不仅能激发新的消费热点,拉动经济增长,更是“宽带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宽带中国”绝非建好网络那么简单。需要全产业链通力合作,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造福于民的互联网应用,从而激发消费意愿,为运营商带来丰厚的收入,从而更好地筑牢国基。设施和服务面向全社会。当然,在建设“宽带中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上述种种困难,运营商的宽带建设和运营之路势必坎坷,但宽带建设的重任应该由运营商承担.国有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与其简单地创造利润,更多的应该是社会责任。三大运营商均为中央企业,直属中央部委。中央企业是人民的中央企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应该保持自己的使命感,不应沦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是应该把社会效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追求企业利益为辅,同时保证企业各项职能的正常运转。前提下,为了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家央企,它理应造福于人民,不仅因为它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因为它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希望。只有造福于人民的中央企业,才是人民群众可以依靠的中央企业,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永葆生机的中央企业。运营商的宽带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做的是“造福百姓、惠及大众”。对于国家的“宽带中国”战略,运营商应“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