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又一“无人工厂”诞生,剩下的工人做什么?

时间:2023-03-19 21:41:44 科技观察

最近,看到中兴通讯南京滨江智能制造基地落地,心里没有一丝喜悦。不是我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不支持高科技发展,而是我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感到担忧。《从“人找货”到“货找人”,中兴通讯5G智造基地有多牛》一文中提到,智能工厂的诞生极大地解放了人力。那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解放出来的人力会做什么呢?这不是变相的“机器换人”吗?我们中间有很多同志都来自物质匮乏的时代,对物质匮乏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Memory对发展生产力、提升科技能力、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非凡的热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告别物质短缺后,迎来了“物质过剩”和“人力过剩”的时代。众所周知,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为了生产“剩余”,而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失业、没有收入、“需求萎缩”的人越来越多,谁来消费这个智能工厂生产的海量物资?如今,“需求收缩”和“物资过剩”已经分得清清楚楚。在全社会面前。一位叫“孙宁先生”的朋友写道:“当今国家最大的价值:不是如何让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而是如何让大多数人共享发展成果,而是如何让生活有品质覆盖大部分人,让大多数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是致富问题,而是:均富问题。要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程度不闲置,不浪费,确保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人,最大程度实现社会主义初衷:人人平等,共同富裕。这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这是中国未来应该关注的。记住: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现在先富起来了,如何让后富赶上先富,或者如何做后富和先富达到平均水平。这才是社会主义中期应该做的!”我很赞同孙宁老师的观点。不管科技多么发达,不管社会物质多么丰富,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享用,不叫富而是穷,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不仅是看你生产了多少,更要看能否通过市场交换合理分配,全社会共享,全社会流通,形成了有序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机制。通过按劳分配,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组织严密、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如果按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将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裁掉一批人员。社会就业率上不去,购买力上不去,“需求会萎缩”。这不是在加快“过剩生产”的步伐吗?经济不内向怎么办?最后不是把实体经济搞垮了吗?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为什么生产力越发展、科技越发达,经济越困难?最近,Zy将“缩需求”作为三重压力中的第一个压力,这是有道理的。而解决“缩需求”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再次重申,笔者并不反对技术创新,但有必要厘清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什么,科技究竟是造福于人类生活的工具,还是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恶魔,这确实需要人们反思。